[发明专利]一种机电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4085.X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加山;彭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监测装置,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监测箱体,监测箱体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安装机电设备的机电底座,机电设备一侧安装有与监测箱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风机,监测箱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孔,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和进气孔内均安装有过滤机构,机电底座两侧分别安装有电路监测机构和环境监测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电路监测机构与环境监测机构配合实现了对电路和环境的同步监测,并在电路异常和工作环境较差时能及时断电对机电设备进行保护,此外还可以发生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即使进行处理,监测更加彻底,在监测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更加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电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
为了保证机电设备能稳定工作,通常设置相应的监测设备进行监测,而目前的监测设备功能单一,通常只能对电路进行检测,无法同步对环境进行监测,限制了机电设备的应用环境,因此需要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电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体,所述监测箱体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安装机电设备的机电底座,所述机电设备一侧安装有与监测箱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风机,所述监测箱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孔,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和进气孔内均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机电底座内安装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一端与机电设备相连,另一端与电路监测机构相连,所述第二导线一端与机电设备相连,另一端与环境监测机构相连,所述环境监测机构和电路监测机构均设置在监测箱体内并关于监测箱体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路监测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安装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两端下方均安装有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一端与第一导线相连,所述第一接线柱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导电板表面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磁铁层,所述第一磁铁层上方安装有与第一壳体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壳体底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蓄电池和第一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内安装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一端与第一磁铁层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环境监测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两端下方均安装有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一端与第二导线相连,所述第二导电板表面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磁铁层,所述第二磁铁层上方安装有与第二壳体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蓄电池和第二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槽内安装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与第二磁铁层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监测箱体顶部外侧安装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