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4125.0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阳;李海娟;黄昭明;陶彬彬;陈田;黎鹏添;许聪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B60S1/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雨刮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包括雨刮驱动电机、与雨刮电机连接的驱动曲柄、与驱动曲柄转动副连接的电机连杆、与电机连杆转动副连接的摆臂、与摆臂连接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连接的第一主雨刮臂、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连接的第二主雨刮臂、与第一主雨刮臂转动副连接的第一从动连杆、与第二主雨刮臂转动副连接的第二从动连杆、与第一从动连杆构成移动副连接的第一从动雨刮臂和与第二从动连杆构成移动副连接的第二从动雨刮臂。本发明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可大幅提高工作面积,采用单电机顺时针旋转运动作为动力,易于控制,稳定可靠,并且雨刮臂可完全旋转至汽车A柱上方和前挡风玻璃下方,即美观大方又不遮挡行车视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
背景技术
雨刮器作为现代汽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汽车安全驾驶方面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雨刮器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将前后挡风玻璃的雨水、污泥、等刮擦干净,使乘用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获得清晰的视野、保障司机的安全行驶。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改变传统的样式,成为类似于太空舱式的前挡风玻璃,例如小鹏G3、特斯拉Model X、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这种汽车的共同问题是:它们的前挡风玻璃一直延展到车顶天窗部分,传统雨刮器的工作面积不能满足太空舱前挡风玻璃的面积。前挡风玻璃设计优化,但雨刷器工作面积没有进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目的是增大工作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包括雨刮驱动电机、与雨刮电机连接的驱动曲柄、与驱动曲柄转动副连接的电机连杆、可旋转设置且与所述电机连杆转动副连接的摆臂、与摆臂连接且与摆臂同步旋转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连接且与主动齿轮同步旋转的第一主雨刮臂、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连接且与从动齿轮同步旋转的第二主雨刮臂、与第一主雨刮臂转动副连接的第一从动连杆、与第二主雨刮臂转动副连接的第二从动连杆、可旋转设置且与第一从动连杆构成移动副连接的第一从动雨刮臂以及可旋转设置且与第二从动连杆构成移动副连接的第二从动雨刮臂,第一从动雨刮臂和第二从动雨刮臂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主雨刮臂、第二主雨刮臂、第一从动雨刮臂和第二从动雨刮臂上均设置雨刮条。
所述第一主雨刮臂和所述第二主雨刮臂为对称布置,所述第一从动雨刮臂和所述第二从动雨刮臂为对称布置。
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1。
本发明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可大幅提高工作面积,采用单电机顺时针旋转运动作为动力,易于控制,稳定可靠,并且雨刮臂可完全旋转至汽车A柱上方和前挡风玻璃下方,即美观大方又不遮挡行车视野。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车辆的前雨刮器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雨刮器动力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雨刮器动力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从动连杆与从动雨刮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雨刮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雨刮驱动电机;2、驱动曲柄;3、电机连杆;4、摆臂;5、主动齿轮;6、第一主雨刮臂;7、从动齿轮;8、第二主雨刮臂;9、第一从动连杆;10、第二从动连杆;11、第一从动雨刮臂;12、第二从动雨刮臂;13、雨刮条;14、前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江工学院,未经皖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引擎气缸头
- 下一篇: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