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大巴电池箱的温度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4474.2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江腾;张立辉;王泽平;刘灿;刘扬;费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62;H01M10/658;H01M50/249;H01M50/204;B60L58/26;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大巴 电池 温度 控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大巴电池箱的温度控制结构,包括电池箱体、散热装置和温度调节系统;本发明通过在电池箱体的散热孔上覆盖散热格栅,天气炎热时将散热格栅打开,天气寒冷时将散热格栅关闭,从而可以起到夏天给电池箱体通风散热,冬天给电池箱体保温隔热的作用,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设置了温度调节系统,该设置包括处理器、数据存储模块、安全检测模块、温度调节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和预警控制模块;温度调节系统不仅对电池箱体的温度进行检测调节,而且能够对电池的故障进行检测,并将电池问题反馈给用户,实现了用户对电池实时监控,有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大巴用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大巴电池箱的温度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大巴的电池箱散热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风冷方式,即通过在箱体内部安装散热风扇并在箱体上开设散热孔,将箱体内部的热量排出到电池箱外。该散热方式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当冬天寒冷气候来临时,动力电池更注重的是保温隔热功能,由于每个电池箱都开设有散热孔,电池箱内部的热量就会通过散热孔而快速地散发到电池箱外,无法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增加了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时间区域,从而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动大巴电池箱的温度控制结构,包括电池箱体、散热装置和温度调节系统;所述电池箱体的散热孔通过固定螺钉与散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散热装置上侧焊接有L型预埋支架,所述散热装置下侧焊接有常规预埋支架,所述L型预埋支架和常规预埋支架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散热格栅固定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的下侧焊接有Z字型支架,所述Z字型支架位于常规预埋支架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处理器、数据存储模块、安全检测模块、温度调节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和预警控制模块;
所述温度调节模块用于通过散热装置调节电池箱体的温度,具体调节步骤为:
Z1:实时获取电池箱体内的温度值,并将电池箱体内的温度值标记为NWD;
Z2:实时获取电池箱体外的温度值,并将电池箱体外的温度值标记为WWD;
Z3:通过公式获取温度评估系数WPX,其中α1和α2为预设比例系数,且α1+α2=1.125;
Z4:获取汽车的行驶速度,并将汽车的行驶速度标记为XS;
Z5:当温度评估系数WPXL1,且行驶速度XSV1时,判定电池箱体的温度处于中度危险等级,则通过处理器发送温度中度调节信号至预警控制模块;当温度评估系数WPXL1,且行驶速度XS≤V1时,判定电池箱体的温度处于高度危险等级,则通过处理器发送温度高度调节信号至预警控制模块;当温度评估系数WPX≤L1,且行驶速度XS≤V1时,判定电池箱体的温度无危险,则通过处理器发送温度正常信号至预警控制模块;其中L1为预设温度评估系数阈值,V1为预设行驶速度阈值;
Z6:通过处理器将温度评估系数、行驶速度、温度中度调节信号发送记录、温度高度调节信号发送记录和温度正常信号发送记录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优选的,所述故障检测模块用于对车辆电池进行故障检测,具体检测步骤为:
步骤B1:获取车辆电池的端电压、电解液温度值和电解液浑浊度,并分别将端电压、电解液温度值和电解液浑浊度标记为DDY、DWD和DHZ;
步骤B2:通过公式获取电池评估系数DPX;其中δ1为预设比例系数;
步骤B3:当电池评估系数DPX≥J2时,则判定电池异常,通过处理器发送电池异常信号至预警控制模块;当电池评估系数J1≤DPXJ2时,则判定电池损耗过大,通过处理器发送电池损耗警告信号至预警控制模块;当电池评估系数0DPXJ1时,则判定电池正常;其中J1和J2为预设电池评估系数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