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分段式高真空系统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4884.7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贝;张超群;王程;葛治亮;井治;张康;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56 | 分类号: | C23C14/56;C23C14/35;C03C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段式 真空 系统 镀膜 玻璃 生产线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具有分段式高真空系统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包括依次通过门阀连接的进片锁室、进片缓冲室、进片过渡室、镀膜室、出片过渡室、出片缓冲室和出片锁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真空系统包括三个双向服务阀(FF1、FF2、FF3),13个气动蝶阀(BV1~BV13),2台螺杆泵(SP1、SP2),3台罗茨泵(RP1、RP2、RP3),若干分子泵(TP1~TPn),若干手动角阀(AV1~AVn),若干真空规;
所述镀膜室由1~n个镀膜腔体组成,所述双向服务阀分别安装于进片过渡室和所述镀膜室之间、出片过渡室和所述镀膜室之间、第n/2和第n/2+1个镀膜腔体之间;
所述分子泵TP1~TPn分别安装在所述1~n个镀膜腔体上,并管路连接于真空主管道(7)上;所述3台罗茨泵(RP1、RP2、RP3)作为所述分子泵(TP1~TPn)的前级泵,所述第一罗茨泵(RP1)通过第一真空支线管道(1)连接于真空主管道(7)和真空管道(2)之间;所述第三罗茨泵(RP3)通过第二真空支线管道(6)连接于真空主管道(7)和真空管道(2)之间;所述第二罗茨泵(RP2)通过“Y”形真空支线管道(4)连接于真空主管道(7)和真空管道(2)之间;
所述2台螺杆泵(SP1、SP2)为所述3台罗茨泵(RP1、RP2、RP3)的前级泵,并分别通过第三真空支线管道(3)和第四真空支线管道(5)连接于真空管道(2)上;
所述真空主管道(7)上依次安装有气动蝶阀(BV5、BV6、BV9、BV12和BV13);所述第五气动蝶阀(BV5)在进片缓冲室和进片过渡室之间的门阀的位置;所述第六气动蝶阀(BV6)、第九气动蝶阀(BV9)、第十二气动蝶阀(BV12)分别在3个所述双向服务阀(FF1~FF3)位置处;所述气动蝶阀(BV13)在出片缓冲室和出片过渡室之间的门阀的位置;所述真空主管道(7)两端分别和所述进片缓冲室和出片缓冲室真空系统的前级管道连接;
第三真空规(VG3)和第八真空规(VG8)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真空支线管道(1)和所述第二真空支线管道(3)上;第四真空规(VG4)和第五真空规(VG5)分别安装在所述“Y”形真空支线管道(4)的分支管道上;每个所述镀膜腔体上均设置有一真空规,其中,第一真空规(VG1)和第二真空规(VG2)分别安装在第n/2和第n/2+1个镀膜腔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泵(TP1~TPn)的抽气口位置均设有一手动角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支线管道(1)、第二真空支线管道(6)和所述“Y”形真空支线管道(4)的分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七气动蝶阀(BV7)、第十一气动蝶阀(BV11)、第八气动蝶阀(BV8)和第十气动蝶阀(BV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真空规(VG3)、第四真空规(VG4)、第五真空规(VG5)和第八真空规(VG8)均设置于气动蝶阀和所述主真空管道(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支线管道(1)与真空主管道(7)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六气动蝶阀(BV6)和所述第九气动蝶阀(BV9)之间;所述第二真空支线管道(6)与真空主管道(7)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十二气动蝶阀(BV12)和所述第九气动蝶阀(BV9)之间;所述“Y”形真空支线管道(4)的分支管道与真空主管道(7)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九气动蝶阀(BV9)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2)上还安装有第三气动蝶阀(BV3)和第四气动蝶阀(BV4),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罗茨泵(RP2)排气口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第一螺杆泵(SP1)和所述第二螺杆泵(SP2)的第三真空支线管道(3)和第四真空支线管道(5)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动蝶阀(BV1)和第二气动蝶阀(BV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8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口自动化测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影视拍摄用托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