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系统和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5177.X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许翀;刘颖慧;张溶芳;蔡一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体电源插座;
桌体,所述桌体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槽、至少一个加热底座和电源插头,其中,每个加热槽位于所述桌体表面,每个加热底座位于一个加热槽内,所述电源插头的一端连接于每个加热底座,所述电源插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并且其中,
所述每个加热底座,用于在电源插头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源且本加热底座连接于所述杯体电源插座时,导通电源并加热所述杯体内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加热底座包括:桌体电源插座、蒸汽自动开关器件、电磁线圈、蒸汽导管和参考基准电压端;其中,
所述杯体电源插座,还用于与一个加热槽中加热底座的桌体电源插座连接;
所述蒸汽自动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杯体电源插座连接于所述桌体电源插座,且所述电源插头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源时自动闭合;
所述每个加热底座,用于在所述蒸汽自动开关器件自动闭合时导通电源,并通过所述电磁线圈将电能转换为磁能,以通过所述磁能加热所述杯体内的液体;
所述蒸汽导管,用于导出加热所述杯体内的液体而产生的蒸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加热底座包括:温控器和蒸汽自动开关器件;
所述温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底座的自动加热温度;
所述蒸汽自动开关器件,用于在所述加热底座达到所述自动加热温度时自动断开;
所述每个加热底座,还用于在所述蒸汽自动开关器件自动断开时,停止加热所述杯体内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加热槽内还设置有:
加热指示灯,所述加热指示灯用于在所述加热底座导通电源时发光,以及用于在所述加热底座断开电源时熄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加热槽内还设置有:
热熔断器,所述热熔断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加热底座,所述热熔断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热指示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加热槽内还设置有:
嵌入式用户识别卡,用于采集所述加热底座的加热数据,所述加热数据至少包括:每次加热温度和加热次数;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的加热数据传输到指定服务器的数据库,其中,所述每个温控器的加热数据被采集用于进行大数据分析,所述大数据分析包括:通过分析预定时间段内所采集的加热数据和所采集的用户使用评价,得到自动加热温度的期望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还包括:
隔绝体,用于嵌入所述加热槽并覆盖所述加热底座表面,以使所述加热底座绝缘;
侧方插槽,位于所述桌体侧方,用于收纳所述隔绝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绝体包括:拉环、材料层和绝缘层,其中,
所述拉环,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隔绝体表面的材料层,所述拉环在静置状态下侧躺嵌入于所述隔绝体表面,以及在被拉出状态下使所述拉环脱离所述加热槽;
所述材料层,被设置为位于所述拉环和所述绝缘层之间,且与所述桌体的材质一致;
绝缘层,被设置为绝热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还包括:硅制杯盖、玻璃杯身、玻璃杯底、和底部凸槽;其中,
所述杯体电源插座位于所述底部凸槽,所述底部凸槽用于与所述桌体的一个加热槽连接,以固定所述杯体。
10.一种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如权利要求1-9种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中杯体的杯体电源插座与桌体的加热底座连接,以及将所述加热系统中桌体的电源插头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源,以加热所述杯体内的液体;其中,
所述加热底座包括温控器,且所述桌体的每个加热槽内设置有嵌入式用户识别卡和数据传输模块;
通过所述温控器控制所述加热底座的自动加热温度;
利用所述嵌入式用户识别卡采集所述温控器的加热数据,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所采集的加热数据传输到指定服务器的数据库;其中,
所述每个温控器的加热数据被采集用于进行大数据分析,所述大数据分析包括:通过分析预定时间段内所采集的加热数据和所采集的用户使用评价,得到自动加热温度的期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1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件加工装置及胀管机
- 下一篇:一种蒸汽回水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