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堆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5511.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雷水旺;宁军胜;李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8/2465 | 分类号: | H01M8/2465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减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燃料电池堆减震装置,包括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的基面均匀设置有弹簧定位柱,所述承载底板的上侧通过弹簧定位柱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承载连板、第一安装座、第二承载连板、第二安装座、第一减震弹簧柱、第二减震弹簧柱、减震柱连接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侧设置有装载板,通过减震弹簧能够对装载板进行承载减震,通过第一减震组件与第二减震组件能够使承载底板与装载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高,并且能够使减震弹簧与弹簧定位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高,使装载板与承载底板之间的减震性能与稳定性能高,使燃料电池堆的安装减震性能与装载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减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堆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直接发电效率可高达45%以上,具有环境友好、能量转化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潜艇、电动车、电站、移动设备、居民家庭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具有零污染排放特点的燃料电池动力模块逐渐应用到交通领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燃料电池轿车和燃料电池大巴车。不同于燃料电池在固定式发电设备中的应用,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中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频繁起停、路面震动等。
现有的燃料电池堆通常采用水平放置的形式,其运用于交通领域时,燃料电池堆将承受不同程度的震动和冲击。在此工况下,电池堆的安全性尤其是密封性极有可能受到影响,除了电堆在交通领域上的应用,电池堆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面临震动和冲击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燃料电池堆减震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料电池堆减震装置,包括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的基面均匀设置有弹簧定位柱,所述承载底板的上侧通过弹簧定位柱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承载底板的基面沿长度方向左侧横向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所述承载底板的基面沿长度方向右侧横向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承载连板、第一安装座、第二承载连板、第二安装座、第一减震弹簧柱、第二减震弹簧柱、减震柱连接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承载连板,所述第一承载连板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固定座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承载连板,所述第二承载连板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右侧中间处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柱,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左侧中间处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柱,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柱、第二减震弹簧柱分别远离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减震柱连接板,所述减震柱连接板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侧设置有装载板。
优选的,所述装载板的下侧与承载底板对应设置有弹簧定位柱,所述承载底板、装载板均通过弹簧定位柱与减震弹簧安装连接,所述弹簧定位柱位于承载底板的上侧与装载板的下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三组,每组沿宽度方向设置有三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柱位于第一安装座的前后两侧基于第一承载连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柱位于第二安装座的前后两侧基于第二承载连板对称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座、减震柱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座、减震柱连接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均通过固定螺栓与承载底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栓与装载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