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抗体、鉴定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5711.7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汪川;张云雯;杨峥嵘;冯铁建;扈庆华;何建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165 | 分类号: | C07K14/165;C07K16/10;G01N33/68;G01N33/569;A61K39/21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冠状病毒 蛋白 细胞 线性 抗原 抗体 鉴定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抗体、鉴定方法及应用,其中,所述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为如SEQ ID NO.104或SEQ ID NO.8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全新的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可以用于检测COVID‑19患者血液中的特定抗体,也可以用于接种健康人群从而诱导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从而为SARS‑CoV‑2疫苗设计、单克隆抗体研发以及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提供重要的抗原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鉴定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019年12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原体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2)。COVID-19已经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病,疫情已经发展至200多个国家且形势严峻。
SARS-CoV-2全基因组长度大约为29.8kb核苷酸,编码四种主要的结构蛋白:棘突蛋白S(Spike protein,S蛋白)、膜蛋白M(Membrane protein)、包膜蛋白E(Envelopeprotein)和核衣壳蛋白N(Nucleocapsid)。其中,SARS-CoV-2通过S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介导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后,S1与S2亚基被TMPRSS2切割解离。触发S2亚基发生构象改变,使S2亚基包含的融合肽暴露。融合肽锚定靶细胞膜,促进病毒与靶细胞膜融合。同时,S蛋白也是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因此,SARS-CoV-2 S蛋白是新冠疫苗研发的热门靶抗原。
最近的报道鉴定出了部分SARS-CoV-2 S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提供了一部分SARS-CoV-2的B细胞线性表位分布信息,但截至目前,SARS-CoV-2抗原表位研究资料还很有限,多数报道仅基于软件预测,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所述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为如SEQ ID NO.104或SEQ ID NO.82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所述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为如SEQ ID NO.104、SEQ ID NO.128和SEQ IDNO.129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的鉴定方法,包括:
根据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若干肽段组,每个所述肽段组包括若干肽段,所述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127所示;
采集恢复期血清或血浆样本,灭活备用;
将所述每个肽段组分别包被ELISA 96孔板,并与所述恢复期血清或血浆样本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检测,确定阳性肽段组;
将所述阳性肽段组内的每个肽段分别包被ELISA 96孔板,继续与所述恢复期血清或血浆样本逐一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检测,确定阳性反应肽段,所述阳性反应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SEQ ID NO.104和SEQ ID NO.82。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偶联惰性蛋白,按照免疫程序免疫动物获得的抗性血清。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所述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未经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