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品的制作装置、控制方法及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5747.5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王建军;刘澈;张晓峰;赵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9/22 | 分类号: | A23G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志斌 |
地址: | 011517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装置 控制 方法 生产线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冰品的制作装置、控制方法及生产线,所述冰品的制作装置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原料的容纳腔室,且所述公模与所述母模能够合模并挤压所述原料形成冰品;其中,所述容纳腔室通过冷媒降温至脱模温度,所述脱模温度为能够降低所述冰品附着力的预设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冰品的制作装置、控制方法及生产线,通过利用在极低温情况下,冰品与模具附着力降低容易脱膜的特点,实现了冰品特别是3D冰淇淋在脱膜过程中留存于模壳的原料损耗较少且容易清洗的有益效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冰淇淋由于附着力的原因难以实现脱模,在常规冰品制作环境下,从模具中取出需要很大力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品的制作装置、控制方法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冰淇淋花色线脱模一般是通过盐水槽中的盐水进行冻结,脱模时候是通过热水喷淋金属模具,产生较大的热交换,降低金属模具内壁与冰淇淋的附着力,使得冰淇淋从模具中拔出,进而脱模。然后由于膨化料里面成分愈多,产生的附着力越强,在脱模过程中会有料液遗留到模具当中。不仅如此在加热模具脱模的过程中,还涉及乳制品在加热冷冻的卫生问题。而对于冰激凌切片线制作方法是冰激凌被水平的挤压成所需要的形状,然后进行切割并插筷。因此切片冰淇淋的形状是被所挤压模具所形成,上述所工业化生产的冰淇淋都属于二维的形状外观。对于3D冰淇淋的制作与脱模问题,更是由于附着力的原因,技术上难以实现。经过发现研究表明,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下,把冰块从模具中取出需要很大的力,当温度降低到零下80度的时候,粘附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善,冰块与模具很容易分离。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实施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冰品的制作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冰淇淋由于附着力的原因难以实现脱模,在常规冰品制作环境下,从模具中取出需要很大力的缺陷,通过利用在极低温情况下的冰品特别是3D冰淇淋与模具附着力降低容易脱膜的特点,实现了冰品特别是3D冰淇淋在脱膜过程中留存于模壳的原料损耗较少且容易清洗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冰品制作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冰品特别是3D冰淇淋由于附着力的原因难以实现脱模,在常规冰品制作环境下,从模具中取出需要很大力的缺陷,通过将冰品制作模具与控制方法相结合,实现了在极低温情况下,冰淇淋与模具快速脱模且降低了原料在模具内的残留。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出一种冰品生产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冰品特别是3D冰淇淋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冰淇淋脱模难度较大,存留原料多,生产效率低的缺陷,通过对冰品制作模具和工艺的改进,实现了冰品特别是3D冰淇淋的大批量生产,且具有容易脱模、模具残留原料少等特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冰品的制作装置,包括:公模和母模;
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原料的容纳腔室,且所述公模与所述母模能够合模并挤压所述原料形成冰品;
其中,所述容纳腔室通过冷媒降温至脱模温度,所述脱模温度为能够降低所述冰品附着力的预设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母模包括两个子模,所述子模沿垂直于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合模的方向分体设置;
其中,所述子模包括第一子模侧壁、第二子模侧壁和子模底壁;
两个所述第一子模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子模底壁的一对相对边;
一个所述第二子模侧壁设置于所述子模底壁另一对相对边中的一边。
具体来说,通过将母模设置为两个子模形成,使得原料形成冰品后,公模和母模在开模过程中,冰品能够更快速的实现脱模,同时也便于和下一道工序进行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