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装置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5784.6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育;苏文畅;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3/08 | 分类号: | G10L13/08;G10L13/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王立民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同声 传译 输出 音频 动态 合成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1.一种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当前同声传译场景信息以及既定规则,判定是否需要调节合成音频语速;
若需要,则实时获取当前原声语句的第一时长,并预估相应于当前原声语句的译文文本合成音频后的第二时长;
求取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之间的时差,并统计本次同传阶段的累积时差;
根据所述时差和/或所述累积时差与对应的预设容忍度的关系,实时调整翻译策略和/或确定语速调节增益参数;
根据调整翻译策略后的译文文本和/或所述语速调节增益参数进行语音合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同声传译场景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当前原始语种类型以及翻译方向;
发言人的个性化信息;以及
当前原声语句的发音层面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翻译策略包括:
对当前原声语句进行二次翻译:采用与在先译文文本不同的用词和/或语法,改变二次翻译后的译文文本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语速调节增益参数包括:
根据同声传译场景预先搜集相应的语料;
利用所述语料进行延时分析,并确定预设增益参数;
基于所述时差和/或所述累积时差与预设容忍度的比例关系,选择所述预设增益参数或所述比例关系作为所述语速调节增益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语速调节增益参数,或者所述语速调节增益参数和所述当前同声传译场景信息,确定当前输出音频的发音调节参数;
结合所述发音调节参数对当前译文文本进行合成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同声传译场景信息,确定当前输出音频的发音调节参数包括:
根据当前原声语句的响度,获得当前输出音频的响度调节参数;和/或
结合当前原声语句,对当前译文文本进行情感分析;
根据情感分析结果,获得当前输出音频的语气调节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原声语句的响度,获得当前输出音频的响度调节参数包括:
持续获得当前原声语句的每一音频帧的原始音量值;
基于所述原始音量值,计算各所述音频帧的音量差值;
结合当前输出音频的预设默认响度以及所述音量差值,确定当前输出音频的音量调节参数。
8.一种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语速调节决策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当前同声传译场景信息以及既定规则,判定是否需要调节合成音频语速;
音频时长计算模块,用于当所述语速调节决策模块输出为是时,实时获取当前原声语句的第一时长,并预估相应于当前原声语句的译文文本合成音频后的第二时长;
延时计算模块,用于求取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之间的时差,并统计本次同传阶段的累积时差;
语速调节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差和/或所述累积时差与对应的预设容忍度的关系,实时调整翻译策略和/或确定语速调节增益参数;
语音合成模块,用于根据调整翻译策略后的译文文本和/或所述语速调节增益参数进行语音合成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音调节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速调节增益参数,或者所述语速调节增益参数和所述当前同声传译场景信息,确定当前输出音频的发音调节参数;
所述语音合成模块还用于,结合所述发音调节参数对当前译文文本进行合成处理。
10.一种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同声传译输出音频动态合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7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