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爬梯的单人窨井作业安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5823.2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海燕 |
主分类号: | E06C9/08 | 分类号: | E06C9/08;E06C7/08;E04G2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7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爬梯 单人 窨井 作业 安全装置 | ||
一种具有爬梯的单人窨井作业安全装置,涉及一种窨井作业安全装置,在前框架的两端后部分别设有一宽一窄的小框架,一侧框架后部铰接连接窄的小框架前部,另一侧框架后部铰接连接宽的小框架前部,防护挡杆(9)一端铰接连接一侧框架后端,防护挡杆(9)另一端连接另一侧框架的后端,伸展开伸缩爬梯的上端设有旋转管(13),所述旋转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窄的小框架和宽的小框架下部分别设置的轴座(37)上;本发明利用前框架、一侧框架、另一侧框架和防护挡杆形成井口的防护,伸缩爬梯占用空间较小并在运送时可隐藏在框架内,方便了维护检修人员的运送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窨井作业安全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爬梯的单人窨井作业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框架逐步的拉大,城市的建设中为了美观等因素,电缆入地、光纤入地、热力或排水管网增设使得地下管网涉及的区域越来越广,分布于城市道路上的窨井也越来越多,这些窨井的权属单位对窨井日常维护检修都是通过窨井进行的;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车辆重压、地基沉降、管道老化、雨水浸泡或路面垃圾流入等原因,窨井内便会出现各种问题;为了降低各种问题导致的故障,维护检修人员要对故障窨井进行维护,很多时间都是单人下井作业,由于窨井大多在马路上,并且很多窨井内并没有设置紧贴井壁的爬梯,所以维护检修人员要随车“三轮自行车居多”携带爬梯、反光锥筒和维护装备,但现有的爬梯较长在路上会被交警查处,反光锥筒在使用中遇见分神的人会将反光锥筒撞倒或撞跑,井口缺乏防护等原因,路人跌入窨井的事件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爬梯的单人窨井作业安全装置,利用前框架、一侧框架、另一侧框架和防护挡杆形成井口的防护,伸缩爬梯占用空间较小并在运送时可隐藏在框架内,方便了维护检修人员的运送和使用。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爬梯的单人窨井作业安全装置,包括前框架、一侧框架、另一侧框架、防护挡杆和伸缩爬梯,在前框架的两端后部分别设有一宽一窄的小框架,一侧框架后部铰接连接窄的小框架前部,另一侧框架后部铰接连接宽的小框架前部,防护挡杆一端铰接连接一侧框架后端,防护挡杆另一端连接另一侧框架的后端,伸展开伸缩爬梯的上端设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窄的小框架和宽的小框架下部分别设置的轴座上形成窨井作业安全装置的展开使用状态;收起的伸缩爬梯通过旋转放置在前框架的一宽一窄的两小框架之间,防护挡杆并联在一侧框架的后部面上,一侧框架合并在伸缩爬梯上,另一侧框架合并在所述一侧框架上获取体积的折叠缩小。
所述的具有爬梯的单人窨井作业安全装置,前框架的上部前横杆与下部前横杆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前边部立杆A和前边部立杆B,上部前横杆和下部前横杆的一端后部面分别与上部短杆A和下部短杆A的前端连接,在上部短杆A和下部短杆A的后端设有一侧立杆,上部前横杆和下部前横杆的另一端后部面分别与上部短杆B和下部短杆B的前端连接,在上部短杆B和下部短杆B的后端设有另一侧立杆;一侧框架的一侧上部横杆和一侧下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侧边部立杆B和一侧边部立杆A的上下两端;另一侧框架的另一侧上部横杆和另一侧下部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另一侧边部立杆B和另一侧边部立杆A的上下两端;一侧框架的一侧边部立杆B与一侧立杆铰接连接;另一侧框架的另一侧边部立杆B与另一侧立杆铰接连接。
所述的具有爬梯的单人窨井作业安全装置,在前框架的上部前横杆与下部前横杆之间的中部设有至少一根前内加固立杆;在一侧上部横杆和一侧下部横杆之间的中部设有至少一根一侧内加固立杆;在另一侧上部横杆和另一侧下部横杆之间的中部设有至少一根另一侧内加固立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海燕,未经蒋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