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Pv6报文的路由头封装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5906.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旺贵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pv6 报文 路由 封装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v6报文的路由头封装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头节点对IPv6报文进行路由头的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所述IPv6报文发送至SRv6域的下一节点,其中,所述路由头包括如下字段:Next Header:表示在所述路由头之后的内层头类型;Hdr Ext Len:表示所述路由头的字节开销;Routing Type:表示所述路由头的类型;Segments Left:表示所述路由头所包含的段列表中剩余待访问的段的数量;List Len:表示所述路由头所包含的段列表的字节开销;Offset:表示当前访问的Segment在段列表中的位置;保留字段;多个ST,CmprL,Segment,每个ST,CmprL,Segment为所述段列表中的一个元素,其中,ST表示压缩后的段的类型;CmprL表示公共前缀的长度;Segment表示压缩后的段内容;可选的填充字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IPv6报文的路由头封装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RFC8200(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IPv6)Specification)制定了IPv6规范,其中定义了Routing Header,发送的IPv6报文的源节点可以在Routing Header中包含一些中间节点信息,以控制报文在到达最终目的节点前访问这些中间节点。RoutingHeader中的Routing Type字段是可扩展的,可以设置不同的值,以定义不同的路由头,满足不同的场景。
RFC6554(An IPv6 Routing Header for Source Routes with the RoutingProtocol for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针对低功耗和有损网络场景,定义了一种基于压缩后的IPv6地址信息进行源路由转发的路由头(由于Routing Type字段的值为3,简称为RH3)。在低功耗和有损网络中,假设所有节点的IPv6地址都处于同一个前缀(prefix)内,那么在使用RH3做源路由转发时,RH3中包含的段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只需存放它相比其它元素的差异部分,而所有元素的公共前缀被存放IPv6 Header的Destination Address字段中。这样达到了节约RH3的字节开销的目的。RH3的适用场景非常有限,不支持在RH3中混编多种类型的具有多种差异部分长度的segment。
RFC8754(IPv6 Segment Routing Header)针对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应用于IPv6网络的场景,简称SRv6,也定义了一种基于经典IPv6地址进行源路由转发的路由头(由于Routing Type字段的值为4,简称为RH4)。RH4包含的段标识列表(SID List)中,每个元素都是占用16字节的IPv6地址,当指令列表很长时,会导致很长的报文头,严重的降低了报文的载荷效率。目前业界正在考虑在SRv6网络中引入针对SRv6段标识(SID)的压缩能力,以减少RH4的字节开销。由于SRv6网络中支持的业务类型丰富,流量工程能力更强,所以不能简单的在SRv6网络中套用上述RH3。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v6报文的路由头封装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SRv6 SRH中包含的段标识列表很长时,导致报文封装效率低,甚至超过设备的报文处理能力,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非常受限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Pv6报文的路由头封装方法,包括:
头节点对IPv6报文进行路由头的封装,并将封装后的所述IPv6报文发送至SRv6域的下一节点,其中,所述路由头包括如下字段:
Next Header:占8比特,表示在所述路由头之后的内层头类型;
Hdr Ext Len:占8比特,表示所述路由头的字节开销;
Routing Type:占8比特,表示所述路由头的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