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持设备的多位置组合式3D采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5994.5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左忠斌;左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目爱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1C11/00;G01S17/8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持 设备 位置 组合式 采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手持设备的多位置组合式3D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手持3D采集设备,
在所述多个手持3D采集设备中,每个手持3D采集设备在目标物上的采集范围都至少分别与其他两个手持3D采集设备在目标物上的采集范围有重叠;
所述手持3D采集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旋转装置和手持部;其中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方向为背离旋转中心方向;
图像采集装置在相邻的两个采集位置的光轴的夹角α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R为旋转中心到目标物表面的距离,T为采集时物距与像距的和,d为图像采集装置的感光元件的长度或宽度,F为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焦距,u为经验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手持3D采集设备包括第一类手持3D采集设备和第二类手持3D采集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类手持3D采集设备采集范围之和能够覆盖目标物,第二类手持3D采集设备采集范围之和能够覆盖目标物的特定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手持3D采集设备包括第一类手持3D采集设备和第二类手持3D采集设备,第一类手持3D采集设备采集范围之和大于第二类手持3D采集设备采集范围之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目标物的特定区域,采用第一类手持3D采集设备和第二类手持3D采集设备共同扫描采集。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定区域为用户指定区域。
7.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定区域为前次合成失败区域。
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特定区域为轮廓凹凸变化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u0.49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u0.411。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u0.359。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u0.281。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u0.169。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u0.041。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u0.028。
16.一种3D合成或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系统。
17.一种物体制造或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系统。
18.一种基于手持设备的多位置组合式3D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手持3D采集设备,
在所述多个手持3D采集设备中,每个手持3D采集设备在目标物上的采集范围都至少分别与其他两个手持3D采集设备在目标物上的采集范围有重叠;
所述手持3D采集设备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旋转装置和手持部;其中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方向为背离旋转中心方向;
图像采集装置在相邻的两个采集位置的光轴的夹角α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R为旋转中心到目标物表面的距离,T为采集时物距与像距的和,d为图像采集装置的感光元件的长度或宽度,F为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焦距,u为经验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目爱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目爱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9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粉末加工用原料添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的布料除尘熨烫翻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