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高强韧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6081.5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曲俊峰;赵斌;郭在在;林广庆;杨双燕;张武;周雅伟;燕东明;梁西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金属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27/04 | 分类号: | C22C27/04;C22C1/05;C22C1/10;C22F1/18;C22F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高峰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强韧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强韧钼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ZrO2 1.5%~5%、CrCoNi合金1%~1.5%、余量为Mo,其中,CrCoNi合金中Cr、Co、Ni的质量占比分别为:Cr 30%~36%、Co 30%~36%、Ni 30%~36%。本发明将CrCoNi中熵合金粉体作为添加成分应用于钼基复合材料制备;球形CrCoNi中熵合金粉体为单相固溶体,可有效促进材料基体致密化烧结,显著提高材料韧性,解决了钼基复合材料韧性差、成形性差的核心技术难题;采用真空感应烧结,避免在氢气气氛烧结产生氢脆,保证材料强韧性;将ZrO2添加至钼基复合材料,通过陶瓷相变增韧及弥散强化,提高材料强韧性;同时ZrO2添可提高材料烧结致密度,降低孔隙率,降低钼基体与氧接触面积,提高材料耐烧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高强韧钼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钼基高温材料具有熔点高、强度大、弹性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小、蒸气压低、导电导热性好、抗蚀性强以及高温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防、核能、冶金、机械、石化、医疗、电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钼基金属材料在特殊工况使用,例如火箭喷嘴、飞行器热端部件、高温燃气管道、配气阀、高压整流元件等,纯钼、TZM合金等钼基材料存在密度大、易氧化烧蚀、高温抗蠕变性能差等问题,对构件长时高温服役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对轻质、高强韧、耐烧蚀的钼-陶瓷复合材料的开发和改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强韧钼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ZrO21.5%~5%、CrCoNi合金1%~1.5%、余量为Mo;其中,CrCoNi合金中Cr、Co、Ni的质量占比分别为:Cr 30%~36%、Co 30%~36%、Ni 30%~36%。本发明钼基复合材料中ZrO2和CrCoNi合金是以颗粒的状态均匀分散在金属钼基体中的,ZrO2粒径为0.5~1μm,CrCoNi合金粒径为2~10μm,钼金属颗粒的粒径为0.5~4μm。
本发明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A、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粉体
A1、按重量分数将Cr、Co和Ni单质置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得合金熔体,对合金熔体进行电磁搅拌后,对合金熔体进行高压气雾化,制得所需粒径的球形CrCoNi中熵合金粉体;
A2、将适量的纯钼、CrCoNi中熵合金粉体和ZrO2粉体置入真空三维运动混料机中,抽真空后通入氮气至微正压,重复三次后启动三维运动混料机,30~80rpm混料10~16h,制得中间粉体;
A3、用纯钼将所得中间粉体稀释至所需配比,将其置入真空三维运动混料机中,抽真空后通入氮气保护,30~80rpm混料10~16h,制得钼基复合材料粉体;
B、成型
将所得钼基复合材料粉体置于模具中,冷等静压成型,制得素坯件,将素坯件80~110℃烘干60~120min后放入真空感应烧结炉中,抽真空后升温至1850~2000℃并保温200~300min,制得钼基复合材料型材;
C、锻造
将所得钼基复合材料型材的开坯温度设置为1450~1600℃,保温60~120min,终锻温度为1250~1350℃,回火温度为1400~1500℃,锻造至变形量为60~75%后在热处理炉中1150~1200℃保温30~90min消除残余应力后即制得钼基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金属材料研究所,未经内蒙金属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多功能座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