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生产不同粒度磨料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6490.5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洪开荣;郭璐;李宏波;王雅文;王发民;范文超;张合沛;翟乾智;高会中;褚长海;陈桥;王凯;杨振兴;孙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4/02;B02C23/02;B02C2/10;B02C23/14;B07B1/28;B07B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生产 不同 粒度 磨料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生产不同粒度磨料的装置,包括料斗、破碎箱、研磨箱和筛分装置;料斗内设有一对粗破碎辊;破碎箱内设有细破碎辊,破碎箱内还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延伸至设置在破碎箱底部的第一出料口;研磨箱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出料口顺接的第一接料口,研磨箱内设有研磨机构,研磨箱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控制阀;筛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侧面设有振动电机,外壳的下面设有支撑架,外壳上设有与第二出料口顺接的第二接料口,外壳内自上而下依次倾斜设有过滤网以及多块筛网,外壳侧壁对应过滤网或者筛网的最低处均设有第三出料口。本发明能够对原料进行高效破碎、研磨处理,进而生产出不同粒度的磨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生产不同粒度磨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基本代替了人工生产,磨料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是研磨装置,研磨装置就是把物料研磨成颗粒的设备。
然而,现有的磨料生产用研磨装置采用单层研磨的方式进行物料的研磨,不仅研磨效率低,而且无法对研磨的物料的粒度进行分类收集,实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生产不同粒度磨料的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能够生产不同粒度磨料的装置,包括上下顺次设置的料斗、破碎箱、研磨箱和筛分装置;所述料斗座设在破碎箱的上方,料斗内设有一对粗破碎辊;所述破碎箱内设有多根相互配合的细破碎辊,破碎箱内还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延伸至设置在破碎箱底部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研磨箱贯穿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研磨箱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料口顺接的第一接料口,研磨箱内设有研磨机构,研磨箱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有多根支撑所述破碎箱的支撑柱,安装板的下面设有多根支撑腿;所述筛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振动电机,外壳的下面设有支撑架,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料口顺接的第二接料口,外壳内自上而下依次倾斜设有过滤网以及多块筛网,外壳侧壁对应所述过滤网或者筛网的最低处均设有第三出料口,与所述过滤网对应的第三出料口设有延伸至刮板输送机的回流管,与所述筛网对应的第三出料口设有集料管,所述集料管分别延伸至各自的集料箱,所述第三出料口均设有第三控制阀,外壳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顺接有收集箱;所述刮板输送机的底部设有加料口,刮板输送机的落料口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
基于上述,所述研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研磨箱内的研磨体,所述研磨体上设有延伸至研磨箱顶部的转杆,所述转杆由设置在研磨箱顶部的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
基于上述,所述研磨体的底面以及所述研磨箱的底面为相互对应的球形面,研磨体的底面与研磨箱之间的间距为1-3mm。
基于上述,所述研磨体的上表面为球形面,研磨体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下料孔。
基于上述,所述筛网包括位于上部的一级筛网和位于下部的二级筛网;所述过滤网、一级筛网、二级筛网的目数分别为40目~5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粗破碎辊、细破碎辊,可对原料进行逐级挤压破碎,挤压破碎后的原料进入研磨箱内再通过研磨体进行精细研磨,制成磨料,此结构设计实现了对物料的逐级破碎处理,并且破碎精度高。
2、本发明中,研磨体的结构设计可将研磨箱内的原料进行持续高效研磨,确保原料的破碎粒度均匀一致。
3、本发明中,筛分装置的结构设计可对研磨完成的磨料进行逐级筛分,粒度过大的不合格磨料通过回流管进入刮板输送机继而通过料斗、破碎箱后重新进入研磨箱进行二次研磨处理,粒度合格的磨料经筛网筛分后形成不同粒度的磨料,并进行集中收集,实现了对不同粒度磨料的高效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