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6528.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珑;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堰龙马众创空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历史文化 旅游 古建筑 展示 模型 支撑 架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前部固定安装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端固定安装两个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上端固定安装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右端均活动安装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端均固定安装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上端后部固定安装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固定安装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前端固定安装电机,所述电机前端固定安装连接块,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安装钻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通过固定装置对圆弧形板材进行固定,加强了稳定性,通过活动槽使固定装置能够移动,减少重新固定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
背景技术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其影响范围遍及半个亚洲和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所以在对外展示时一般都是采用等比的模型来方便人们参观学习。1、现有的模型支撑架构往往为固定的,不能够活动全方面展示,参观者只能对模型固定的一面进行观赏,受众无法全面的了解和观赏模型;2、现有的模型支撑架构不能够对不同大小模型进行灵活固定,往往会有一些松动,这就造成模型在观赏时存在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前部和下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下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端中部和后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端均穿插安装有防滑旋转轴,所述连接板下端前部和下端后部均活动安装有两个万向轮,所述底座上端活动安装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活动装置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模型放置软垫,所述活动装置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活动轴和模型支撑板,所述活动轴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模型支撑板后端开有活动轴接口,所述模型支撑板前端开有三个螺丝孔,所述模型支撑板通过活动轴接口与活动轴活动连接,四个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位于模型放置软垫的前端和后端且前后对称。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左端上部和左端下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控制器,两个所述伸缩控制器左端均开有伸缩接口,两个所述伸缩接口左端均活动安装有伸缩轴,所述固定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活动装置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活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端贯穿底座并固定安装有转动底座,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防滑旋转轴高度大于连接板的上端面到万向轮下端面的距离,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呈左右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通过活动装置上的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转动轴上端的转动底座进行旋转,使模型能够在固定好后能够全方面的展示,使受众更加直观清晰的学习与观赏模型。
2、本发明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通过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对不同大小的模型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固定,提高了模型的稳固性和本模型支撑架构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堰龙马众创空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堰龙马众创空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