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力支架及模拟灾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6601.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园卿;刘开富;楼东浩;余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2;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丁健 |
地址: | 3112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模拟 灾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力支架及模拟灾变装置,涉及抗震实验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部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上连接有提供支撑的基础部件,基础部件上连接有沿基础部件水平方向移动或锁定的支座组件;所述支座组件上连接有可拆卸的载荷部件,使底部固定板、基础部件、支座组件和载荷部件组成反力支架;所述支座组件包括与载荷部件拆卸连接且进行移动的滑动部件和使滑动部件与基础部件锁定的锁定部件,通过滑动部件和锁定部件使得载荷部件能够沿基础部件水平方向移动或锁定,技术效果是能够将对试件施压时产生的反力进行平衡,且通过支座组件可以沿基础部件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实验者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在实验过程中调节任意的检测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实验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力支架及模拟灾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中为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相应的试验研究必不可少。《建筑抗震试验规程》记载的抗震实验主要有四个试验板块,分别为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模拟地震震动台试验以及现场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目前,市场上针对拟动力试验和模拟地震震动台试验所生产的装置各种各样,但是针对拟静力试验的实验装置寥寥无几。
现有的拟静力试验的实验装置不能对试件在施压时产生的反力进行平衡,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产生误差而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力支架及模拟灾变装置,其具有能够将对试件施压时产生的反力进行平衡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反力支架包括,包括底部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上连接有提供支撑的基础部件,基础部件上连接有沿基础部件水平方向移动或锁定的支座组件;所述支座组件上连接有可拆卸的载荷部件,使底部固定板、基础部件、支座组件和载荷部件组成反力支架;所述支座组件包括与载荷部件拆卸连接且进行移动的滑动部件和使滑动部件与基础部件锁定的锁定部件,通过滑动部件和锁定部件使得载荷部件能够沿基础部件水平方向移动或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荷部件和支座组件连接时,通过支座部件沿槽向进行移动或锁定可以带动载荷部件进行移动或锁定,使得该反力支架自身的活动范围变大,反力支架有足够的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基础部件包括连接在底部固定板上的底部框架柱,底部框架柱上连接有上部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部件通过底部框架柱和上部固定板的设置,使得基础部件有足够的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座组件包括可进行移动的滑动部件和使滑动部件与基础部件锁定的锁定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部件和锁定部件的配合,使得支座组件能够在基础支座上任意位置锁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滑动框架柱,滑动框架柱顶端连接有顶部连接板,顶部连接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滑动框架柱底部两侧设有滑轮槽,滑轮槽内转动连接有滑轮;上部固定板顶部连接有滑槽板,滑槽板内设有一组滑槽,滑槽与滑轮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称设置的滑轮与滑轮槽的滑动配合,能够便于移动滑动部件;且通过对称设置的滑轮与滑轮槽的相抵配合,能够使得滑动部件与基础部件之间的力的传递方向处于竖直方向且不会改变受力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