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粒子定位感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6916.7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邱子耕;朱育娴;欧阳自坤;杨正仿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阳自坤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8;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伟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5 | 代理人: | 聂宁乐;张莉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龟山***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粒子 定位 方法 系统 | ||
一种生物粒子定位感测方法包括:提供定义有多个检测区域的载盘;加入生物粒子样品至载盘中;生物粒子样品包括具有生物标记的第一生物粒子,且与相对应的标签交互作用;提供激发能量,使第一生物粒子上的标签放射出放射能量;移动第一感测器分别至检测区域,且接收到放射能量后,将接收到放射能量的检测区域定义为活性检测区域,并将活性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传送至处理模块;根据位置信息,移动第二感测器至检测区域,检测第一生物粒子在活性检测区域中的准确位置,且将准确位置传送至处理模块。一种生物粒子定位感测系统亦在此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及系统,可快速侦测特定的生物粒子,以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生物粒子定位感测方法及系统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提高生物粒子检测效率的生物粒子定位感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生物医学的检测技术也越发进步,对于特定的生物粒子也能利用免疫方式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在过去,生物粒子主要是利用免疫荧光显色的方式进行高精密度的检测;详言之,免疫荧光显色是针对生物粒子的特定表面抗原,利用具有抗体的荧光材料进行专一性辨识,使目标生物粒子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放射出荧光,并且利用感测器进行侦测。
然而,对于样品数量庞大或荧光微弱的样品,传统生物粒子的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地完成检测;举例来说,传统生物粒子的检测装置系以电荷耦合装置或光敏装置作为感测器,并通过感测器撷取每个视野下的影像,经过软件运算拼凑成完整的影像后再通过智能软件辨识特定荧光讯号,这类感测器的侦测极限值较高,因此对于荧光微弱的样品无法准确地侦测,而有较高比例的失准;另外,上述感测器的感测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对于数量庞大的样品,无法快速地完成检测,而使得检测效率低落。
据此,目前亟需一种新颖的生物粒子定位感测方法及系统,以改善传统检测方法及系统长期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粒子定位感测方法及系统,其利用第一感测器先快速且敏锐地筛选出具有特定生物粒子的检测区域,并且记录所述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接着,第二感测器根据位置信息,移动至具有特定生物粒子的检测区域,对于检测区域中特定生物粒子进行高精度的检测步骤,并且记录特定生物粒子在活性检测区域中的准确位置及相关信息。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粒子定位感测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提供一载盘,并在所述载盘上定义出多个检测区域;
加入一生物粒子样品至所述载盘中;所述生物粒子样品包括一第一生物粒子,其中所述第一生物粒子具有至少一种生物标记且所述至少一种生物标记与相对应的至少一种标签交互作用;
以一激发装置朝向所述载盘提供一激发能量,使所述第一生物粒子上的所述至少一种标签放射出一放射能量;
相对地移动一第一感测器分别至所述多个检测区域;当所述第一感测器接收到所述放射能量后,将接收到所述放射能量的所述检测区域定义为一活性检测区域,并将所述活性检测区域的一位置信息传送至一处理模块;以及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将一第二感测器对应于所述活性检测区域,检测所述第一生物粒子在所述活性检测区域中的一准确位置,且将所述准确位置传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阳自坤,未经欧阳自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