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脑数据云的脑力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7674.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田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脑力 评估 方法 | ||
1.一种脑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脑力评估模型;
根据所述脑力评估模型创建标准脑力值数据库;
根据被测者的脑电数据,通过脑力评估模型得出被测者的脑力值;
将被测者的脑力值与标准脑力数据库中相应的脑力值进行比对,以获得被测者的脑力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脑力评估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脑电数据的频率占比数据、振幅占比数据、频谱数据和功率谱数据;以及
建立数据坐标系以设置相应轴适于表征上述各数据,得出脑力评估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数据坐标系以设置相应轴适于表征上述各数据,得出脑力评估模型的方法包括:
建立一多维坐标系作为数据坐标系,其包括:原点,以及位于同一平面的频率占比轴、振幅占比轴、频谱轴和功率谱轴和垂直于该平面的价值数据轴;其中
所述频谱轴和功率谱轴以原点分别向两侧射线延伸,所述频率占比轴和振幅占比轴以原点分别向另外两侧射线延伸,且频率占比轴、振幅占比轴、频谱轴和功率谱轴互呈90°夹角;
根据频谱轴、功率谱轴上的相应取值,分别对应频率占比轴、振幅占比轴的相应取值形成两个三角形,在价值数据轴上取一价值数据点,对应两个三角形分别形成第一、第二锥形;其中
第一锥形的模型为V1=[(U+Z)*P/2]*N/3;
第二锥形的模型为V2=[(U+Z)*F/2]*N/3;
其中F为频谱轴上的频谱数据值,P为功率谱轴上的功率谱数据值,U为频率占比轴上频率占比数据值,Z为振幅占比轴上振幅占比数据值,N为价值数据轴上价值数据值;
所述脑力评估模型为Y=[(U+Z)*P/2]*N/3+[(U+Z)*F/2]*N/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被测者的脑力值与标准脑力数据库中相应的脑力值进行比对,以获得被测者的脑力结果的方法包括:
从标准脑力值数据库提取与被测者相同条件下的标准脑力值Y;
被测者的脑力值为y;
设置比较系数k,k=y/Y;
若k约等于1,则判断脑力普通;
若k大于1且不超过K1,则判断脑力良好;
若k大于K1,且不超过K2,则判断脑力优秀;
若k小于1,且不低于K0,则判断脑力一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脑力评估模型创建标准脑力值数据库的方法包括:
将大脑分为六个脑区,即左前脑区、右前脑区、左后脑区、右后脑区、左颞脑区和右颞脑区;
各脑区均采用脑力评估模型计算得出对应脑区的脑力值,以创建标准脑力值数据库;以及
所述脑力评估方法还包括:
采集并处理被测者各脑区的脑电数据,通过脑力评估模型得出各脑区的脑力值;
将被测者各脑区的脑力值与标准脑力数据库中同脑区的脑力值进行比对,以获得被测者的各脑区的脑力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脑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标准脑力值数据库中各脑区的脑力值均对应相应表征状态,
从标准脑力值数据库提取与被测者相同条件的各脑区的标准脑力值Yx;
被测者的脑力值为yx;
设置比较系数kx,kx=yx/Yx,其中x∈[1,6]分别对应左前脑区、右前脑区、左后脑区、右后脑区、左颞脑区和右颞脑区;
若kx约等于1,则判断x脑区对应脑力普通;
若kx大于1且不超过K1x,则判断x脑区对应脑力良好;
若kx大于K1x,且不超过K2x,则判断x脑区对应脑力优秀;
若kx小于1,且不低于K0x,则判断x脑区对应脑力一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田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田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6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用调节型充电桩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