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楼道改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7805.8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夏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正军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刘佳芳 |
地址: | 4100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建筑 增设 电梯 实现 入户 楼道 改造 方法 | ||
1.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的楼道改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编制楼道改造方案,确保改造施工过程安全和改造后的楼道、楼梯满足建筑、消防相关规范要求;
步骤二:对中间平台增设临时竖向支撑;
步骤三:对既有建筑楼道外墙进行拆除,然后根据情况选择以下三种楼道结构之一:
A型结构保留横梁或加固圈梁;B型结构按设计要求增设横梁;C型结构拆除横梁或圈梁;楼道结构包括电梯平台(11)和入户平台(8),所述楼道结构包括N层,其中N≥2;第N-1层的楼道结构还包括梯段(2)、横梁(4)和水平连廊(1);所述水平连廊(1)水平设置,水平连廊(1)一端与横梁连接并与电梯平台(11)顺接,另一端与入户平台(8)连接;所述梯段(2)的一端与横梁连接并与电梯平台(11)和水平连廊(1)顺接,另一端与邻层的入户平台连接;其中:
所述A型结构,所述横梁(4)设置在水平连廊(1)与梯段(2)远离入户平台的连接端,且与水平连廊(1)高度齐平连接;
所述B型结构,所述横梁(4)设置在水平连廊(1)与梯段(2)远离入户平台的连接端,且位于水平连廊(1)下方,与水平连廊(1)及梯段(2)连接;
所述C型结构,所述横梁(4)设置在水平连廊(1)与梯段(2)中间端下方,所述横梁(4)与梯段(2)下方直接连接,所述横梁(4)通过支撑件(5)与水平连廊(1)下方连接;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选择的楼道结构,按设计要求新增横梁;
步骤五:按顺序拆除半幅梯段与中间平台,按顺序安装水平连廊;水平连廊(1)水平设置,一端与入户平台(8)连接,另一端与横梁(4)连接并与电梯平台(11)顺接;电梯、电梯平台、水平连廊、入户平台形成进出通道,实现平层入户;
步骤六、按顺序拆除另半幅梯段与中间平台以及临时支撑,按顺序进行梯段安装;梯段(2)的一端与入户平台(8)连接,另一端与邻层横梁(4)连接并与电梯平台(11)顺接,实现上下楼层的梯级通行;
步骤七:调整电梯平台、连廊、入户平台至平齐并固定牢靠,调整梯段并固定牢靠,安装栏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的楼梯改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编制楼道改造方案,确保改造施工过程安全和改造后的楼道、楼梯满足建筑、消防相关规范要求的具体要求包括:
a)楼梯梯段净宽度不小于1.10m;
b)楼梯踏步宽度不小于0.26m,高度不大于0.175m;
c)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d)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m,梯段净高度不宜小于2.2m;
e)楼梯栏杆(扶手)高度一般不应小于0.90m;
f)每个梯段的台阶不应超过18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的楼梯改造方法,其特征是,关于一楼的改造方案,选自方式A、方式B、方式C:
所述方式A,拆除原楼梯结构,增设楼梯结构同权利要求1所述第N-1层的楼道结构;
所述方式B,拆除下半幅梯段,保留整个中间平台和上半幅梯段,增设楼梯结构同权利要求1所述第N-1层的楼道结构;
所述方式C,保留原楼梯结构不变,且在原楼梯结构下半幅梯段增设垫层,梯段(2)下端与垫层(13)顺接,形成整段梯段。
4.权利要求3所述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的楼梯改造方法,其特征是,关于一楼的改造方案,所述垫层(13)用混凝土现浇,在梯段安装前施工完成,垫层是该梯段的一部分,梯级宽度、高度与新增梯段一致,并与梯段(2)下端顺接,形成整段梯段。
5.权利要求1-4其中任意一项所述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的楼梯改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横梁(4)为预制混凝土结构或预制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正军,未经夏正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8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