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安全传输智能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7880.4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肖亮;洪思愿;卢晓珍;肖奕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数据 安全 传输 智能 调度 方法 | ||
1.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安全传输智能调度方法,将观测的数据包优先级、信道状态、接收干扰功率和误码率状态信息输入深度网络得到可穿戴设备的发射功率和加密密钥长度,实现功率和密钥的联合优化;该方法适应动态变化的无线体域网环境,提高系统的保密速率抵御主动窃听攻击,并节省设备能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一个可穿戴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一个协调器相连;
2)构建深度网络:协调器用四个全连接层构建网络A并初始化权重参数θ为0;其中,网络A的第一层全连接层由3个神经元构成,第二层和第三层全连接层由64个神经元构成,第四层全连接层由33个神经元构成;协调器同样也使用四个全连接层构建网络B并初始化权重参数ζ为0;其中,网络B的第一层全连接层由3个神经元构成,第二层和第三层全连接层由64个神经元构成,第四层全连接层由1个神经元构成;协调器初始化网络A的旧权重参数ω为0,设置效益权重参数c0=0.1、c1=1、c2=0.5和c3=0.5;初始化输入序列长度L=10,折扣因子γ=0.3,超参数ε=0.1;
3)协调器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来的传输请求消息,估计信道状态,然后估计接收到的干扰功率,具体步骤为:在第k时隙,协调器接收到可穿戴设备发来的包含数据包优先级χ(k)和数据量大小w(k)的传输请求消息,利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来估计它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h(k),然后采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估计接收到的干扰功率p(k);
4)协调器构建当前系统观测状态s(k);
5)协调器将发射功率和加密密钥长度方案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具体方法为:协调器将s(k)输入网络A,得到一个可穿戴设备数据传输策略的概率分布πθ(x(k)|s(k)),根据πθ(x(k)|s(k))采样得到发射功率和加密密钥长度方案,然后将该方案发送给可穿戴设备;
6)可穿戴设备用ECDH算法生成长度为的密钥,根据Rijndael加密算法用该密钥加密数据,然后以功率将加密后的数据发送给协调器;
7)协调器估计误码率并计算收益;
8)协调器将可穿戴设备数据传输的经验存入缓存,从缓存中顺序地取出历史抗窃听经验,计算优势值Ek;
9)协调器采用Adam优化算法更新网络A的权重参数和网络B的权重参数;
10)将k时隙更新的网络A的权重参数θ赋值给k-1时隙网络A的旧权重参数ω后,协调器清空缓存,重复步骤2)~10),直到保密速率保持稳定且大于保密速率阈值υ且可穿戴设备的能耗τ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安全传输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设定一个可穿戴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一个协调器相连的具体方法为:
在无线体域网中,可穿戴设备的传输功率x0的变化范围是从0到P0,分为N个等级,即x0∈{iP0/N∣1≤i≤N};根据Rijndael加密算法,可穿戴设备可选的加密密钥长度有M种,记为{l1,l2,...,l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安全传输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协调器构建当前系统观测状态s(k)的具体步骤为:根据上一时隙估计的误码率ρ(k-1)、信道状态h(k)和接收到的干扰功率p(k),协调器构建s(k)=[χ(k),h(k),p(k),ρ(k-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8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