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稿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9308.1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田代义昭;所义多贺;河崎谦一郎;中川贵文;萩原宽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1/14 | 分类号: | B65H1/14;B65H3/06;B65H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稿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向输送辊的驱动力的传递机构复杂化,不论堆载于排出托盘的原稿的量如何都正常地排出原稿。原稿输送装置(9)具备:在排出通路(65)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设置的输送辊对(67);以输送辊对的驱动轴为中心摇动排出机构(36)的摇动机构(37);以使堆载于给纸托盘(44)的原稿的上表面与进纸辊(51)抵靠的方式使给纸托盘升降的升降机构;对堆载于排出托盘(43)的原稿的上表面的高度进行测量的上表面高度测量部(19);和控制部,该控制部根据由上表面高度测量部测量到的高度利用摇动机构(37)摇动排出机构,从而控制为,排出口(70)与堆载于排出托盘的原稿的上表面之间的落差为规定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读取位置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及具备原稿输送装置的原稿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具备向读取位置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的原稿读取装置的高速化、大容量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与该要求对应,谋求读取速度的提高、原稿的堆载量的增加、重送或卡纸的防止、与多样的重量或尺寸的对应等、各种各样的功能提高。例如,在典型技术中,提出了如下的原稿输送装置:构成为具备将给纸托盘升降的升降单元、和与自给纸托盘的原稿的进纸相应地使给纸托盘上升的升降控制单元,排纸托盘的排出口与给纸托盘的升降相应地以相同量升降。具体地,给纸托盘在未载置原稿的状态下,基于检测到达下限位置的情况的下限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被位置设定到最下位位置,另一方面,若载置了原稿,则利用设置于给纸托盘附近的适当位置的原稿有无传感器检测该情况,基于该检测信号,使给纸托盘上升,直到原稿的摞的上表面与拾取辊抵接为止。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典型技术提出的原稿输送装置中,当少量的原稿堆载于给纸托盘的情况下,从排出口到排出托盘上表面的落差变大,因此,有可能已排出的原稿在排出托盘上散乱。另外,当保持在排出托盘堆载着多量的原稿不变进行后续的读取的情况下,有可能后续的原稿与堆载于排出托盘的原稿、给纸托盘相互妨碍。另外,在进行了多量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有可能读取结束后下降的给纸托盘与原稿的上表面接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与给纸托盘独立地使排出口升降的结构。但是,在排出口附近的输送通路设置有输送辊、和从驱动源向输送辊传递驱动力的传递机构。为了使排出口升降,需要与排出口一起也使输送辊升降,因此,不能避免传递机构的复杂化,存在成本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考虑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不使向输送辊的驱动力的传递机构复杂化,不论堆载于排出托盘的原稿的量如何,都能够正常地排出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原稿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给纸托盘,用于堆载原稿;排出托盘,设置于所述给纸托盘的下方;进纸辊,从所述给纸托盘一张一张地将所述原稿进纸;输送机构,将被进纸的所述原稿沿经由读取位置的输送通路输送;排出机构,沿与所述输送通路相连的排出通路输送所述原稿,从在所述排出通路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设置的排出口,向所述排出托盘排出所述原稿;输送辊对,设置于所述排出通路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摇动机构,以所述输送辊对的驱动轴为中心摇动所述排出机构;升降机构,以使堆载于所述给纸托盘的所述原稿的上表面与所述进纸辊抵靠的方式,使所述给纸托盘升降;上表面高度测量部,对堆载于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原稿的上表面的高度进行测量;以及控制部,根据由所述上表面高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高度利用所述摇动机构摇动所述排出机构,从而控制为,所述排出口与堆载于所述排出托盘的所述原稿的上表面之间的落差为规定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9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