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9315.1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2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璞;谭淮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B61L2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熊开兰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全 网络 站点 延误 传播 识别 方法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高铁历史每天的运行时段平均划分为若干时间窗;
步骤2,根据高铁列车的历史运行情况,计算高铁全网络的每个站点在每个时间窗内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
步骤3,根据高铁全网列车时刻表中每两个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长,确定贝叶斯网络的候选边;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在高铁全网列车时刻表中,查找任意两个站点之间是否有列车运行:如果有,按照步骤3.2进行判断;如果没有,则该两个站点相连接的边不能成为候选边;
步骤3.2,选择该两个站点之间列车运行时间最短的时长:如果该时长小于时间窗的时长,则该两个站点相连接的边可以成为候选边;否则,该两个站点相连接的边不能成为候选边;
步骤4,基于步骤2得到的平均延误时长和步骤3得到的候选边,使用NOTEARS算法构建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1,初始化贝叶斯网络的网络结构:将每一个站点作为贝叶斯网络的节点,以步骤3得到的候选边作为贝叶斯网络的候选边;
步骤4.2,将步骤2得到的平均延误时长,整理为m行l列的站点平均延误时长矩阵,其中每行对应一个时间窗,每列对应一个站点;
步骤4.3,根据站点平均延误时长矩阵和初始化得到的贝叶斯网络的网络结构,采用NOTEARS算法进行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得到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
步骤5,对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删除其中边权重小于预设权重阈值的边,得到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
步骤6,当高铁全网络的某个站点发生延误时,根据最终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判断高铁全网络中受到该延误站点影响的站点以及影响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将每个延误列车分配至对应的站点和时间窗内;
步骤2.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站点分别在每个时间窗内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
其中,Tij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所有延误列车的平均延误时长,Nij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所有延误列车数量,为i站点在j时间窗的任一延误列车的延误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预设权重阈值,设置为初始的高铁全网络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结构中渗流相变点对应的权重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时间窗的时长为1h。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93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