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9455.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沛宇;朱晓娣;谭猗生;鲍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6 | 分类号: | B01J23/86;B01J35/10;C07C29/156;C10L1/02;C07C31/04;C07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雪娇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纳米 金属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氧化石墨烯、含有金属离子的水溶液与还原剂混合,调节pH值至10~12,然后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催化剂前驱体;所述金属离子包括铜离子、钴离子与掺杂金属离子;所述掺杂金属离子为三价金属离子;S2)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加热煅烧,得到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吸引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使得金属离子形成的层状水滑石结构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生成,提高了活性中心的分散性;同时作为载体表面碳原子与金属成键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的产物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碳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低碳醇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燃料以及燃料添加剂。一方面,低碳醇可以直接作为清洁的动力燃料使用,同时具有很高的辛烷值,可以替代污染严重的甲基叔丁基醚和四乙基铅等作为燃料添加剂,极大地促进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一氧化碳等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低碳醇经过分离后可以得到单一醇,例如分离得到的乙醇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作为白酒等饮料的主要成分,用于医用消毒以及作为溶解中药的有机溶剂。因此由煤质合成气直接经过催化剂通过催化反应一步制得低碳醇一直是一碳化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依然没有实现合成气直接制低碳醇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还没有开发出环境友好、适合工业生产、经济效益高的催化剂体系。因此,研制性能优异、环境友好以及成本低廉的合成低碳醇催化剂体系依然是一碳化学研究的重点。
目前,合成气直接制低碳醇的催化剂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钼基催化剂体系,如公开号为CN1663683A、CN108325548A以及CN108212167A的中国专利,该类催化剂反应中对醇类产物的选择性较高,但存在催化剂活性较低,产物可能需脱硫的缺点;(2)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如公开号为CN100584456C的中国专利,该类催化剂反应的主要产物为甲醇和异丁醇,对其他醇类的选择性很低;(3)贵金属催化剂,如铑基,如公开号为CN106268856A的中国专利,该类催化剂对碳2以上醇的选择性很高,但价格昂贵,无法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4)改性费托合成醇催化剂,如公开号为CN110152675A、CN107096539B的中国专利,在改性费托合成醇催化剂中,通常钴负责一氧化碳的解离吸附和碳链增长,而铜则负责一氧化碳的非解离吸附,两者的高效协同作用可以促进低碳醇的生成,该类催化剂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活性较好,对碳2以上醇类产物的选择性很高,然而低碳醇合成是一类高温反应,铜和钴这两个活性中心易受热团聚,在反应过程中活性中心易烧结、团聚,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很快,稳定性差。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方法是以惰性的二氧化硅、氧化铝等为载体,促进活性中心的分散,以降低还原活化后金属粒子的尺寸,从而延缓反应过程中的团聚现象。但这类方法载体和金属粒子之间并没有很强的相互作用,无法最大限度的达到催化剂分散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碳2以上醇类产物选择性高的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氧化石墨烯、含有金属离子的水溶液与还原剂混合,调节pH值至10~12,然后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催化剂前驱体;所述金属离子包括铜离子、钴离子与掺杂金属离子;所述掺杂金属离子为三价金属离子;
S2)将所述催化剂前驱体加热煅烧,得到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铜离子与钴离子的总摩尔数与掺杂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3):1;所述掺杂金属离子选自铬离子和/或铝离子。
优选的,所述铜离子与钴离子的摩尔比为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9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