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天冬氨酸激酶活性的多肽及其在生产氨基酸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0184.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刘娇;王钰;周文娟;孙际宾;陈久洲;马延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12 | 分类号: | C12N9/12;C12N15/54;C12N1/21;C12N15/77;C12N15/70;C12P13/08;C12P13/06;C12P13/00;C12P7/44;C12P13/04;C12R1/19;C12R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天冬氨酸 激酶 活性 多肽 及其 生产 氨基酸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多肽,所述多肽具有天冬氨酸激酶活性,其中,所述多肽为如下(c)-(e)中至少一组所示的突变的多肽:
(c)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93位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I)突变为丝氨酸(S)、甘氨酸(G)、谷氨酸(E)、脯氨酸(P)、色氨酸(W)、酪氨酸(Y)、组氨酸(H)、蛋氨酸(M)、谷氨酰胺(Q)、半胱氨酸(C)或精氨酸(R);
(d)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9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突变为酪氨酸(Y)、色氨酸(W)或苯丙氨酸(F);
(e)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307位的氨基酸由苏氨酸(T)突变为酪氨酸(Y)、甘氨酸(G)或苯丙氨酸(F)。
2.一种重组多肽,其中,所述重组多肽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以及与所述多肽融合的外源多肽;其中,所述外源多肽包括标签多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多肽,其中,所述外源多肽包括标签多肽,以及连接所述标签多肽与所述具有天冬氨酸激酶活的多肽的间隔多肽。
4.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为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多肽的核苷酸序列,或为编码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重组多肽的核苷酸序列。
5.一种核酸构建体,其中,所述核酸构建体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与一个或多个调控序列可操作地连接,所述调控序列指导多肽在表达宿主中产生。
6.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其中,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包含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构建体。
7.一种重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重组宿主细胞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多肽、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构建体,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宿主细胞来源于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节杆菌属、微杆菌属或埃希氏菌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宿主细胞为谷氨酸棒杆菌或大肠杆菌。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多肽、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构建体、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或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宿主细胞在生产氨基酸中的应用;
所述氨基酸选自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及氨基酸衍生物,其中,所述氨基酸衍生物为戊二胺、5-氨基戊酸、戊二酸和羟基异亮氨酸的至少一种。
11.一种生产氨基酸的方法,其中,包括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多肽、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构建体、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或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宿主细胞生产氨基酸的步骤;
所述氨基酸选自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及氨基酸衍生物,其中,所述氨基酸衍生物为戊二胺、5-氨基戊酸、戊二酸和羟基异亮氨酸的至少一种;
所述方法还包括纯化或分离所述氨基酸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01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光片用PVA膜的染色工艺及偏光片
- 下一篇:透镜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