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电机置于等长双纵臂悬架转向节上的独立转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0249.X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冯栋梁;付饶;崔星;苏波;李波;高建锋;金宇春;汪玲清;王磊;刘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0G7/00;B62D7/18;B60K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电机 置于 长双纵臂 悬架 独立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电机置于等长双纵臂悬架转向节上的独立转向系统。该系统包括上纵臂、下纵臂、球头销、转向电机、转向节和轮毂电机总成等。上纵臂和下纵臂具有一样的长度,一端与车体连接,一端通过球铰跟转向节连接,转向电机的外壳固定在电机支座上,转向电机的输出轴跟转向节连接,转向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与主销轴线重合。本发明结合了等长双纵臂悬架在车轮跳动时具有车轮定位参数不改变的优点,直接将转向电机置于主销轴线上,具有最少转向驱动链的同时保证了转向力矩可全部有效地用来驱动转向,对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转向性能的研发以及双纵臂独立悬架的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电机置于等长双纵臂悬架转向节上的独立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纵臂式独立悬架具有车轮跳动时,车轮外倾角和轮距基本不变的优点,同时其占用车体侧向空间小,有利于减小车宽。
单纵臂独立悬架在车轮上下跳动时主销后倾角变化比较大,用在转向轮上时,转向力矩有很大一部分都分解为有害的使车轮倾覆的力矩。双纵臂独立悬架采用等长双纵臂时,可保持车轮定位参数不变,用于转向轮时当主销后倾角设置为零值时,可以把转向力矩完全用于转向作用。
高功率密度高效能且小体积的伺服电机目前发展迅速,且技术成熟,经过减速机构减速增扭后输出力矩足以满足大多数车轮转向力矩的需求。集成编码器后可以用于精确控制车轮转向角度。其电机输出轴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充分结合等长双纵臂悬架可保持车轮定位参数不变的优点,以及转向电机可以直接放置在转向节上驱动车轮转向的优点,如何提供一种转向电机置于等长双纵臂悬架转向节上的独立转向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电机置于等长双纵臂悬架转向节上的独立转向系统,包括:上纵臂1、下纵臂2、上球头销外壳31、上球头销41、上锁紧螺母51、下球头销外壳32、下球头销42、下锁紧螺母52、电机支座6、转向电机总成7、转向节8、轮毂电机总成9、车轮总成10;
其中,所述上球头销外壳31、上球头销41、上锁紧螺母51用于连接上纵臂1和转向节8;
所述下球头销外壳32、下球头销42、下锁紧螺母52用于连接下纵臂2和转向节8;
所述上纵臂1设置为其一端与车体11铰接,另一端与上球头销外壳31固连;
所述下纵臂2设置为其一端与车体11铰接,另一端与下球头销外壳32固连;
所述上球头销外壳31与上球头销41球铰连接;
所述下球头销外壳32与下球头销42球铰连接;
所述上球头销41与转向节8之间通过上锁紧螺母51固连;
所述下球头销42与转向节8之间通过下锁紧螺母52固连;
所述转向电机总成7包含电机外壳与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外壳与电机支架6固连,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转向节8固连;
所述电机支架6与转向节8固连。
其中,所述上球头销外壳31与下球头销外壳32完全相同。
其中,所述上球头销41与下球头销42完全相同。
其中,所述上锁紧螺母51与下锁紧螺母52完全相同。
其中,所述转向节8与轮毂电机总成9固连。
其中,所述轮毂电机总成9连接车轮总成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02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