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三维着陆地标辅助降落着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0639.7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范浩硕;高强;孙毓凯;陶忠;杨光;李良福;安学智;张鹏;张鑫诚;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5/02 | 分类号: | G08G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三维 着陆 地标 辅助 降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三维着陆地标辅助降落着陆方法,其包括着陆点选择模块,着陆区域引导模块,三维着陆地标模块和数据融合模块;着陆点选择模块用于着陆选择阶段,为飞行员提供一种自主选择着陆点的人机交互接口;着陆区引导模块用于着陆引导阶段,为飞行员提供视觉显著的着陆区提示以及着陆进场的路径引导;三维着陆地标模块用于降落着陆阶段,为飞行员提供着陆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参考;数据融合模块,激光雷达数据以8*8网格的形式与三维着陆地标融合显示,增强视觉线索受限情况下飞行员的着陆区环境感知能力。本发明清晰、直观、便于理解,辅助直升机的安全着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载信息处理、合成视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虚拟三维着陆地标辅助降落着陆方法。
背景技术
着陆是旋翼直升机的常规操作,也是事故的频发阶段,尤其是在土质松散的环境或者积雪环境中,当直升机垂直下降到接近地面的位置,下洗气流会引起严重的扬尘或者雪盲现象,导致飞行员丢失了外部视觉参考线索,仅靠可视飞行规则,并不能够全面的认知着陆区宏观环境,面对潜在的着陆威胁(如草地、积雪覆盖的大坑、凸起的障碍等),如果飞行员据此做出错误的选择和操作,将严重威胁着自身的飞行安全,甚至导致机毁人亡。
现代化的合成视觉技术提供了全天候的外部飞行场景,另外借助成像激光雷达的穿透能力,实时感知着陆区域环境,基于合成视觉技术构造虚拟三维着陆地标,并将其与激光雷达数据融合处理,达到虚与实融合显示,可增强直升机在着陆过程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直升机光电系统智能化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晰、直观、便于理解的三维着陆地标,辅助旋翼直升机安全着陆,能够为飞行员提供着陆点的位置信息、着陆点的路径引导信息、着陆区域的地形起伏状况以及着陆过程中飞行状态信息等。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三维着陆地标辅助降落着陆系统,其包括着陆点选择模块,着陆区域引导模块,三维着陆地标模块和数据融合模块。
所述着陆选择器模块,用于着陆选择阶段,旨在为飞行员提供一种自主选择着陆点的人机交互接口,包括载机着陆范围指示,载机着陆点位置,预设着陆方位控制器和着陆方位指示仪。所述载机着陆范围指示,通过半径为10米的线型圆表示;所述载机着陆点位置,通过十字交叉点表示;所述着陆方位控制器为实心圆锥,在十字线的延长线与着陆区范围指示圆相交的四个位置各放置一个,通过拖拽的方式控制预设着陆方位,拖动实心圆锥可使得着陆区范围绕其圆心旋转,拖动过程为激活状态,圆锥以红色高亮显示。所述方位指示,通过折线表示,颜色为黄色,折线的内角为30度,平铺于着陆范围内,折线的箭头指示着陆进场的方位。
所述着陆区引导模块,用于着陆引导阶段,包括着陆位置引导及进场路径引导,所述着陆位置引导由着陆标靶、着陆方位指示仪和着陆标杆组成。着陆标靶为圆形气泡式符号,半径为5米,由着陆标杆连接起来,位于着陆选择器模块十字中心正上方200米处,圆形气泡始终面向飞行员的视点,便于及时感知着陆位置,起到引导的作用;方位指示符号为线框形子弹头样式,内嵌于着陆标靶气泡正中心,绕圆心可旋转,子弹头所指方向为预期着陆进场方位,当直升机距离载机着陆点位置大于800米时,着陆标靶的高度始终为200米,当直升机距离载机着陆点位置小于800米时,着陆标靶的高度与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动态保持一致;所述进场路径引导由一系列折线组成,折线角度120度,折线间距15米,折线的方向指示飞行路径,结合路径规划算法,将折线映射到地形表面,形成路径引导符号,引导直升机飞行至目标着陆区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未经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0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