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疤痕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0667.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5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卡多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36 | 分类号: | A61K35/36;A61K35/28;A61K38/18;A61P17/02;C12N5/074;C12N5/0775;A61K31/375;A61K31/3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疤痕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疤痕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FUE技术提取一个毛囊单位;S2:在电子显微镜下将所述毛囊单位分离出完整的单株毛囊;S3:将提取分离的单株毛囊放入特制培养液培养备用,进行培育达到增强毛囊干细胞活性,促进其分化增殖;S4:从自体分离脂肪组织并从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S5:将获得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置于第一培养皿中进行纯化和扩增同时在第一培养基内加入混合基;S6:待S5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扩增至70‑90%后去除上清物,往第一培养皿中加入无酚红培养基,培养48‑96小时,收取培养液,将培养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得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S7:将S6中获取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置于第二培养皿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疤痕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细胞疤痕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烫伤、擦伤、皮肤溃烂和烧伤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大范围伤害;皮肤的损伤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体液流失并引起各种临床并发症;皮肤损伤修复之后可能会存在疤痕影响皮肤美观,目前市售存在多种伤口修复产品,但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化学成分过多、见效慢、产品价格昂贵等诸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疤痕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细胞疤痕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FUE技术从自体上提取一个毛囊单位;
S2:在电子显微镜下将所述毛囊单位分离出完整的单株毛囊;
S3:将提取分离的单株毛囊放入特制培养液培养备用,进行培育达到增强毛囊干细胞活性,促进其分化增殖;
S4:从自体上分离脂肪组织并从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同时从自体上获取表皮因子;
S5:将获得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置于第一培养皿中进行纯化和扩增,同时在第一培养基内加入混合基;
S6:待S5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扩增至70-90%后去除上清物,往第一培养皿中加入无酚红培养基,培养48-96小时,收取培养液,将培养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得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
S7:将S6中获取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置于第二培养皿内,待S5中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浓度达到106-108mg/ml时,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及S3中的毛囊干细胞转移至第二培养皿内,同时向第二培养皿内加入细胞载体、表皮因子、维生素C和维生素E,混合形成干细胞注射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提取毛囊单位放在在电子显微镜下分离出单株毛囊,在放大2-10倍的状态下进行分离,并尽可能的保留了提取全部皮肤、皮肤附属器和毛囊干细胞的完备性。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特制培养液的温度为0-4℃,培养时间60分钟以上,培养液的主要成分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的混合培养基包括DMEM/F12培养基和胎牛血清。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维生素C的质量浓度为5-50mg/ml;维生素E的质量浓度为5-50mg/ml。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7中的细胞载体为自体血清、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质量浓度为10~50ng/mL,优选为15~45ng/mL,更优选为20~40n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卡多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卡多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0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