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湿地保护的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0975.1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琴;杨淇越;毛瑛;田斌;张玉玲;陈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丹县湿地保护站 |
主分类号: | A01G9/08 | 分类号: | A01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7341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湿地 保护 种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湿地保护的种植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固定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有卷筒支架(3),所述卷筒支架(3)转动连接有卷筒(4),所述卷筒(4)的外侧绕接有漂浮毯(5),所述卷筒支架(3)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7),所述第一支架(6)的一侧固定有上下均敞开的转轴壳体(8),所述转轴壳体(8)转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外侧均匀开设有插槽(10),所述第一支架(6)的一侧固定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一侧铰接有连杆(13),所述第一支架(6)的底部固定有套筒(14),所述套筒(14)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5),所述连杆(13)的另一侧铰接于活塞(15)的顶部,活塞(15)的底部固定有支杆(16),所述支杆(16)的底部固定有推板(17),所述推板(17)的底部呈环状固定有插柱(18),所述第二支架(7)的一侧固定有导向筒(19),所述漂浮毯(5)的外侧固定有培栽盆(24);
所述漂浮毯(5)包括塑料薄膜(33)、波浪形板(34)、滤网(35)和浮体(36),所述浮体(36)的顶部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37),所述波浪形板(34)的外侧均匀开设有第三通孔(38),所述第三通孔(38)内设有填料腔(39);所述培栽盆(24)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27),所述环形槽(27)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插针孔(28),所述环形槽(27)内设有环形圈(29),所述环形圈(29)的底部固定有插入于插针孔(28)内的插针(30);
所述培栽盆(24)内侧上部呈环形固定有橡胶瓣(31),所述培栽盆(2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32);
所述底座(2)的一侧铰接有导板(25),所述导板(25)的底部铰接有液压缸(26),所述液压缸(26)的缸筒底部铰接于底座(2)的底部一侧;
所述第二支架(7)的下部设有第二传输带(22),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有第三传输带(23);
所述第二支架(7)的顶部一侧设有位于转轴(9)下部的第一传输带(21);
所述导向筒(19)内侧壁呈环状固定有弹片(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湿地保护的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肥料填充在填料腔内,并覆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然后将漂浮毯卷缩在卷筒上,将漂浮毯夹持在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之间;
S2、首先选定水面种植区域,将培栽盆倒置放置在插槽内,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控制转轴旋转,在插槽被转动至转轴壳体的底部开口处时,培栽盆底部向下掉落在第一传输带上,将预备好的植物投入培栽盆内,由橡胶瓣对植物进行卡住,由第一传输带对培栽盆进行输送至导向筒处,电机驱动转杆旋转,由转杆驱动连杆带动活塞下移,由活塞通过支杆推动推板下移,使得推板底部的插柱插入环形槽内,并推动环形圈带动插针向下插入移动,由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共同对漂浮毯进行夹持,并进行漂浮毯的输送,第二传输带的履带表面具有多个凸起柱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扎破,方便植物根系穿透,插针向下插入移动并插入在漂浮毯上部,漂浮毯通过导板导入至水面,并在浮体的浮力下漂浮在水面上;
S3、完成漂浮毯的铺设后,在前1-3个月内每隔3-8天对漂浮毯进行清除死去的植物,并进行更换新植株;
S4、每隔20-60天检测植物生长状态,查看是否有病虫害情况,然后进行针对治疗,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丹县湿地保护站,未经山丹县湿地保护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09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的自动化组装系统
- 下一篇:自还原水热合成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