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水稻耐盐碱性能微生物菌种的田间试验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1141.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翰霖;司海丽;杨国平;张琇;李敏;张慧兄;刘艳;尹学红;王明国;侯小宁;杨金明;沈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 |
代理公司: | 银川瑞海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4 | 代理人: | 贠天娥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水稻 盐碱 性能 微生物 菌种 田间试验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水稻耐盐碱性能微生物菌种的田间试验筛选方法,S1、在不同地域选择一块盐碱度正常的土壤,一块为盐碱性土壤,同时确保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质均一、沟渠路配套、灌排良好的区域作为水稻种植的试验田;S2、对每个试验田均匀的划分成多个区域,对每个区域采用的水稻抗盐碱微生物菌剂的种类各不相同,将每个区域均匀的划分成5个对照组;S3、对每个实验田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对各个对照组的水稻的各个时间段的苗情进行记录,待水稻成熟后,对水稻进行分开收割,并对产量进行分开称量。本发明有利于筛选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了其他因素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水稻耐盐碱性能微生物菌种的田间试验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碱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将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因此针对盐碱地的改良和科学合理利用就尤为重要。目前盐碱地种植水稻的改良技术措施有:水利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物理和化学改良措施等,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是也存在较多问题。由于微生物类群庞大,至今被研究过的种类不到15%。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实验室筛选的具有提高水稻抗盐碱能力的微生物菌剂,在自然环境复杂的大田未必起作用,需要对微生物菌剂进行筛选,选出能够提高水稻耐盐碱性的微生物菌剂,但是在筛选操作的过程中,会引入杂质或者一些其他的物质,对筛选的准确性存在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筛选结果存在干扰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提高水稻耐盐碱性能微生物菌种的田间试验筛选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提高水稻耐盐碱性能微生物菌种的田间试验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不同地域选择一块盐碱度正常的土壤,一块为盐碱性土壤,同时确保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质均一、沟渠路配套、灌排良好的区域作为水稻种植的试验田;
S2、对每个试验田均匀的划分成多个区域,对每个区域采用的水稻抗盐碱微生物菌剂的种类各不相同,将每个区域均匀的划分成5个对照组,对第一对照组进行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肥料,对第二对照组进行常规定量施肥,对第三对照组进行常规定量施肥,并添加水稻抗盐碱微生物菌剂,对第四对照组进行常规定量施肥,并添加土壤调理剂,对第五对照组进行常规施肥,水稻抗盐碱微生物菌剂同时加入土壤调理剂;
S3、对每个实验田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对各个对照组的水稻的各个时间段的苗情进行记录,待水稻成熟后,对水稻进行分开收割,并对产量进行分开称量。
优选的,所述试验田的划分对照组的面积不小于50m2。
优选的,在对实验田进行选取时,采集0-20cm和20-50cm基础土壤样品,在水稻种植之后,再次采集试验田中0-20cm和20-50cm土壤样品,并对分析检测土壤pH和碱化度,土壤全盐和分盐,土壤容重。
优选的,在对水稻抗盐碱微生物菌剂进行添加到对照组时,应当将水稻抗盐碱微生物菌剂加入到水中,并进行搅拌,使水对水稻抗盐碱微生物菌剂进行充分的溶解,然后将水均匀的洒在对照组内。
优选的,各个对照组的四周要进行保护隔开,防止其他对照组中的物质混入,对筛选的结果产生干扰。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水稻耐盐碱性能微生物菌种的田间试验筛选方法,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试验田划分成多个区域,以便对多种水稻抗盐碱微生物菌剂进行同时筛选,增大了筛选的量,同时通过采用5个对照组进行对照,有利于排除其他物质对筛选结果的干扰,从而有利于保证筛选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民族大学,未经北方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