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11279.2 申请日: 2020-10-16
公开(公告)号: CN112220917A 公开(公告)日: 2021-01-15
发明(设计)人: 赵子建;李芳红;周素瑾;赖运浩;赵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8/51 分类号: A61K38/51;A61P35/00;A61K31/4706
代理公司: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代理人: 颜德昊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恶性肿瘤 联合 用药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它含有不同规格的单位制剂,用于同时或者分别给基因工程菌和氯喹磷酸盐。本发明联合用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癌症,效果明显优于基因工程菌和氯喹磷酸盐单独使用,说明二者在配合使用后具有明显增效的作用,抗肿瘤活性强,副作用小,给临床上失去手术指针,无法手术以及放疗、化疗效果差的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联合用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联合用药物。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根据2015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率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近10年来,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即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防控形势严峻。目前治疗恶性肿瘤有许多种手段和方法,比如外科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线治疗等,这些治疗手段对恶性肿瘤都有一定疗效,但各自都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疗效较局限、易产生耐药性等随着细菌以及病毒的靶向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细菌治疗肿瘤的研究急速增多。研究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小鼠体内能够定向并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

肿瘤细菌疗法备受关注,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利用沙门氏菌、李斯特菌(Listeria)和诺维氏梭菌(C.noyvi-NT)等基因工程菌来治疗实体肿瘤。基因工程菌SGN1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以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作为载体,携带表达甲硫氨酸酶(L-methioninase),达到治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目前SGN1已被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可作用于多种肿瘤模型,包括胰腺癌(专利号:ZL201310688936.3)、乳腺癌(专利号:ZL201310062253.7)、前列腺癌(专利号:ZL201410183149.8)、肝癌(专利号:201510546063.1)、肺癌(专利号:201710213446.6)、恶性肉瘤(专利号:201710216811.9)等癌症。

氯喹磷酸盐,Chloroquine diphosphate salt,CAS号50-63-5,其结构式:

氯喹是一个经典的抗疟疾药物,近年研究发现,氯喹具有抗肿瘤活性,对肿瘤有多种作用机制,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自噬,抑制肿瘤干细胞生长,血管正常化以及对免疫反应的影响。磷酸氯喹作为一种弱碱性药物,可以选择行进入肿瘤细胞酸性溶酶体,有效抑制肿瘤细胞酸性溶酶体作用而抑制自噬,对pH正常细胞的作用很弱,这也为氯喹更好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以及减少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应打下了良好的微环境基础。此外,一些抗癌药物进入细胞中会被溶酶体吞噬,减弱其作用,而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与氯喹合用可以减少抗癌药物SGN1的吞噬,使其发挥更好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联合用药物,以克服单独使用基因工程菌治疗浓度过高引起机体不耐受而影响用药效果的问题,该方法联用安全无毒,且具备抗肿瘤作用,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联合用药的具体方法和剂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包括克隆有甲硫氨酸酶(L-methioninase)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VNP20009和氯喹磷酸盐,其中,克隆有甲硫氨酸酶(L-methioninase)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VNP20009静脉注射,氯喹磷酸盐为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物含有不同规格的单位制剂,用于同时或者分别给基因工程菌和氯喹磷酸盐。

基因工程菌SGN1为克隆有甲硫氨酸酶(L-methioninase)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VNP20009。

氯喹磷酸盐,Chloroquine diphosphate salt,CAS号50-63-5其结构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