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2174.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0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才;程涵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栋才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7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睡眠 装置 | ||
1.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包括棉质佩戴外层(1)、工作壳(10)、操作按钮(11)、充电口(12)、耳麦芯片(16)、手握壳(17)和数据显示壳(25),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质佩戴外层(1)右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毛面(2),且棉质佩戴外层(1)的中部预留有操作穿孔(3),所述棉质佩戴外层(1)的左端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有轻薄绑带(5),且轻薄绑带(5)末端的内侧面一体式连接有第一刺面(6),所述棉质佩戴外层(1)的内侧粘贴连接有轻薄记忆棉层佩戴内层(7),且轻薄记忆棉层佩戴内层(7)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毛面(8),并且轻薄记忆棉层佩戴内层(7)的内侧粘贴连接有保护片(9),所述棉质佩戴外层(1)的前侧设置有工作壳(10),且工作壳(10)的前端安装有操作按钮(11),并且工作壳(10)的右端设置有充电口(12),所述工作壳(10)的后侧面固定有固定块(13),且固定块(13)的内侧设置有感应膜(14),并且感应膜(14)固定在工作壳(10)的后侧面,所述固定块(1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在工作壳(10)上的传输线(15),且传输线(15)的末端连接有耳麦芯片(16);
所述手握壳(17)的上表面固定有开关控制钮(18),且手握壳(17)的右端设置有插口(27),所述手握壳(17)的顶端等间距固定有第一橡胶绳(19),且第一橡胶绳(19)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指环(20),所述手握壳(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绳(21),且第二橡胶绳(21)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手环(23),且手环(23)的前端等间距开设有佩戴孔(24),所述手环(23)的外侧面固定有数据显示壳(25),且手环(23)的后端一体式连接有佩戴块(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质佩戴外层(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4),且固定孔(4)位于操作穿孔(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薄绑带(5)通过第一刺面(6)和第一毛面(2)与棉质佩戴外层(1)相连接,且轻薄绑带(5)为弹性材质制作,并且轻薄绑带(5)的厚度尺寸等于棉质佩戴外层(1)的厚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9)位于第二毛面(8)的内侧,且保护片(9)关于轻薄记忆棉层佩戴内层(7)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3)与固定孔(4)一一对应设置,且固定块(13)均匀固定在工作壳(10)的后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芯片(16)与轻薄记忆棉层佩戴内层(7)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耳麦芯片(16)的直径尺寸小于操作穿孔(3)的长度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壳(17)的后端呈弧形结构,且第二橡胶绳(21)的竖直中心线与手握壳(17)的竖直中心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绳(21)与连接板(22)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板(22)的横截面呈半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23)的前端通过佩戴块(26)与手环(23)的后端相连接,且手环(23)的厚度尺寸大于佩戴孔(24)的深度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栋才,未经李栋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21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密陶瓷植入粒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生产用蓄电池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