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钢建筑用钢柱预制件折弯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3436.3 | 申请日: | 202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沈荣丽;邵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荣丽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7/16;B21D43/00;B21F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宏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2 | 代理人: | 张锦红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钢柱 预制件 折弯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轻钢建筑用钢柱预制件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弯折滑轨(5)、固定块(6)和弯折组件(8),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固接有弯折滑轨(5),所述弯折滑轨(5)的两端固接有固定块(6),所述弯折滑轨(5)的顶部设置有弯折组件(8),所述弯折组件(8)包括弯折跑车(81)、第一滑轮(82)、第一固定槽(83)、第一盖板(84)、握杆(85)、握杆把手(86)和第一卡扣(87);
所述弯折滑轨(5)的顶部设置有弯折跑车(81),所述弯折跑车(81)的侧端壁体处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82),所述弯折跑车(81)与弯折滑轨(5)之间通过第一滑轮(82)进行滑动配合,所述弯折跑车(81)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固定槽(83),所述第一固定槽(83)的顶端铰接有第一盖板(84),所述第一盖板(84)的顶端通过铰接设置有第一卡扣(87),所述第一固定槽(83)的侧端固接有握杆(85),所述握杆(85)的端部壁体处固接有握杆把手(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钢建筑用钢柱预制件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在位于弯折滑轨(5)的相对位置处固接有固定滑轨(7),所述固定滑轨(7)的顶部设置有钢材固定装置(9),所述钢材固定装置(9)包括固定跑车(91)、第二滑轮(92)、第二固定槽(93)、第二盖板(94)、固定螺丝(95)、齿状轨道(96)和第二卡扣(97);所述固定滑轨(7)的顶端固接有齿状轨道(96),所述固定滑轨(7)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跑车(91),所述固定跑车(91)的侧端壁体处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92),所述固定跑车(91)与固定滑轨(7)之间通过第二滑轮(92)进行滑动配合,所述固定跑车(91)的壁体处栓接有固定螺丝(95),所述固定跑车(91)的顶端固接有第二固定槽(93),所述第二固定槽(93)的顶端通过铰接设置有第二盖板(94),所述第二盖板(94)的顶端通过铰接设置有第二卡扣(9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钢建筑用钢柱预制件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93)与第一固定槽(83)的内部设置有钢材固定推板组件(2),所述钢材固定推板组件(2)包括固定板(21)、导杆(22)、推杆(23)和推杆把手(24);所述第二固定槽(93)内部壁体处设置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侧壁处固接有导杆(22),所述导杆(22)贯穿设置于第二固定槽(93)的内部壁体处,所述固定板(21)的侧端栓接有推杆(23),所述推杆(23)的侧端固接有推杆把手(24),所述推杆把手(24)设置于第二固定槽(93)的外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钢建筑用钢柱预制件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固定推板组件(2)在位于第一固定槽(83)与第二固定槽(93)内部为相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钢建筑用钢柱预制件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固接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轴(4)的壁体处转动连接有导轮(3),所述导轮(3)和固定轴(4)在位于工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轮(3)和固定轴(4)为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钢建筑用钢柱预制件折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92)在位于固定跑车(91)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滑轮(92)设置在固定滑轨(7)的侧端凹槽内。
7.一种轻钢建筑用钢柱预制件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盖板(84)从第一固定槽(83)顶端打开,将需弯折的钢材放入凹槽处,然后将第一盖板(84)覆盖在第一固定槽(83)顶端,且将第一卡扣(87)固定好;
S2:固定装置(9)固定住钢材的另一端,在固定过程进行时,先打开第二盖板(94),将需弯折的钢材放入,然后关闭第二盖板(94),盖好第二卡扣(97),且将固定跑车(91)壁体处的固定螺丝(95)旋拧至齿状轨道(96)表面处,使其固定跑车(91)与齿状轨道(96)的位置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
S3:推动握杆(85)端部的握杆把手(86),进而使弯折跑车(81)在位于弯折滑轨(5)的顶部运动,使钢材跟随弯折组件(8)进行协同运动,将钢材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荣丽,未经沈荣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34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装太阳能集热梭的机械人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护龈美白牙膏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