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机载测量下的海杂波数据预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13819.0 申请日: 2020-10-17
公开(公告)号: CN112255595A 公开(公告)日: 2021-01-22
发明(设计)人: 万晋通;尹雅磊;张玉石;张金鹏;黎鑫;赵鹏;许心瑜;夏晓云;李清亮;张浙东;李慧明;尹志盈;朱秀芹;李善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S7/36 分类号: G01S7/36;G01S7/40
代理公司: 青岛博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7 代理人: 封代臣
地址: 266107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机载 测量 海杂波 数据 预处理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仿机载测量下的海杂波数据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解译数据文件:

按照数据协议格式要求,将原始二进制数据文件进行十进制数据文件解译,并给原始数据加入幅相补偿值,得到三维数据矩阵,其中快时间维对应距离采样点,慢时间维对应脉冲数,空域对应相位中心;

步骤2,选择主瓣区域:

步骤21,结合雷达架设高度h、波束中心擦地角θgra,俯仰向波束宽度θ,确定距离采样起始点对应的斜距为OA,见下式(1),距离采样终止点对应的斜距为OB,见下式(2);

步骤22,计算仿机载测量下的系统自由度:系统自由度是空域自由度与时域自由度的乘积,空域自由度由空域采样数目决定,时域自由度由时域采样数目决定;

步骤23,根据RMB准则判断选择的主瓣区域中包含的距离门数目是否大于系统自由度的两倍,若不满足,需重新选择主瓣区域中的距离采样起始点和距离采样终止点;

步骤3,处理区域均匀性检测:

利用基于广义内积的非均匀检测算法检测处理区域中包含的各距离单元的均匀性,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在步骤2选择的主瓣区域中,选择一无干扰的距离单元作为标准的海杂波距离单元,并计算其对应空时快拍X的协方差矩阵R0,见下式(3),其中E[·]表示求均值运算,H表示共轭转置运算符:

R0=E[XXH] (3)

步骤32,选定需要进行均匀性检测的距离单元Xi,计算其空时快拍的广义内积Zi,见下式(4):

步骤33,计算进行均匀性检测的距离单元Xi对应的协方差矩阵Ri,且计算其广义内积Zi的均值,见下式(5),其中trace(·)表示矩阵求迹运算:

步骤34,当步骤32中的广义内积值Zi和步骤33中的广义内积均值E[Zi]相近时,该样本为均匀的,当训练样本的广义内积值和均值偏离很大时,则认为该样本是非均匀的;

步骤4,距离向衰减因子补偿:

步骤41,选择某一通道中的数据,将步骤2中选择的起始距离门记为r1,终止距离门记为r2,利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曲线,其中幅度取对数,单位为dB;

步骤42,求取用于距离向补偿的基准值,首先对多个通道的数据进行幅值平均;其次对已进行多通道间平均的数据进行多脉冲数据幅值平均;最后基于以上两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距离维的幅度平均,得到距离向补偿基准值;

步骤43,结合拟合曲线中各距离单元对应值和步骤42得出的距离向补偿基准值,计算各距离单元对应值和距离向补偿基准值差值Δ(r),则各距离单元对应的距离向补偿值为10-Δ(r)

步骤44,根据步骤43中的距离向补偿值,对各个脉冲进行距离维补偿;

步骤45,循环上述步骤,对每个通道进行距离向衰减补偿;

步骤5,快时间维数据脉压处理:

步骤51,从数据帧头信息中获取线性调频信号所采用的脉宽和带宽信息,以此构建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函数;

步骤52,利用快时间维的时域信号与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函数进行卷积运算得到脉压后的快时间维信号,或者采用快时间维的频域信号与匹配滤波器冲激响应函数的频域信号进行乘积运算,然后对得出的频域结果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快时间维脉压信号;

步骤6,空时协方差矩阵估计:

针对步骤2中选取的距离采样起始点和距离采样终止点,结合所选分析区域的海杂波均匀性检测,确定用于估计空时协方差矩阵的距离单元数目为L,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原理,估计空时协方差矩阵见下式(6):

步骤7,求解特征谱和空时功率谱:

步骤71,基于步骤6估计得到的空时协方差矩阵对其进行特征分解,可以得到特征谱;

步骤72,根据下式(7)计算空时导向矢量,其中为直积运算,ψ为空间锥角,fd为多普勒频移,e为自然数,j=sqrt(-1),T为矩阵转置运算符,时间导向矢量St和空域导向矢量Ss见下式(8),其中N为阵列单元数目,d为阵列单元之间的间距,λ为雷达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

步骤73,依据下式(9)对空时协方差矩阵进行空时二维搜索,可以计算得到空时功率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38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