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加热炉温度场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3821.8 | 申请日: | 2020-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孙全胜;王津申;王艳丽;李洪涛;郭拂娟;李梦瑶;欧阳彤彬;孙磊;武姝洁;景大尉;梁江卫;邓文博;荆瑞静;曹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3/0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字 孪生 工业 加热炉 温度场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加热炉温度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工业加热炉的数据集,包括工况数据和根据CFD仿真温度场确定温度场;
2)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对工况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温度场还原炉膛平面温度云图;
3)改进cGAN网络,将cGAN网络的损失函数改为:
其中,
式中,x代表输入的工况,y代表真实温度场,G(·)代表生成器,D(·)代表判别器,δ为Huber Loss损失函数中自定义的参数,λ为自定义的权重值;
4)训练改进的cGAN网络;
5)在完成网络训练之后,得到一个以工况作为输入,温度矩阵作为输出的生成器,再分别将不同平面的工况数据输入所述的生成器,最终得到工业加热炉温度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加热炉温度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数据集包括:
(1.1)工况数据具体包括:
炉膛辐射顶压力(Pa)、燃料气自系统来温度(℃)、燃料气自系统管网来流量(t/h)、空气流量(t/h)、炉膛热空气入炉前温度(℃)、辐射进料至炉膛温度(℃)、炉膛第一路辐射进料流量(t/h)、炉膛辐射进料出口温度(℃)、炉膛辐射进料出口温度(℃);
(1.2)CFD仿真温度场,包括:
(1.2.1)根据加热炉内部结构选择物理模型:湍流模拟选择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方法,采用湍流两方程模型中的标准k-ε模型,当涉及对象为气体燃料在辐射炉中燃烧的情况,还要采用与容积化学反应相关的组分输运模型;
(1.2.2)计算域和边界条件:燃料和空气进口边界条件均为质量流量,出口边界条件为静压,管壁设为壁面边界条件;
(1.2.3)采用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进行网格划分:在加热炉内部及炉管外部划分出一个长方体空间作为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能够包住所有的炉管;除去过渡区域之外的炉内区域,命名为主体区域;在主体区域内使用结构化网格划分,炉管内使用非结构化网格,过渡区域用非结构化网格填充,网格总数为900万~1100万;
(1.2.4)CFD仿真计算:在划分网格之后,通过借助计算机,使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求解相关微分方程组,得到加热炉内温度场的三维空间分布,确认为真实温度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加热炉温度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
(2.1)对工况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是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x为要进行归一化的数据,mean、max、min分别为该工况数据训练样本范围内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2.2)根据真实温度场还原炉膛平面温度云图
真实温度场是由加热炉模型各个计算节点构成,包含各个节点的三维坐标与计算温度值,选择计算节点中Z坐标数值相同的点,得到与Z坐标数值相同点对应的平面温度数据分布,利用基于三角形的三次插值方法,将空间分布不均匀的计算节点点阵转化为空间分布均匀的大小为68*420的温度矩阵,然后根据温度矩阵画出等温线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加热炉温度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使用归一化处理后的工况各数据作为改进的cGAN网络的输入,以归一化后的真实温度矩阵作为改进的cGAN网络的真值图,训练改进的cGAN网络,得到生成温度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38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