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动态均压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4448.8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薛瑞;刘欣和;杨美娟;李道洋;牛翀;王先为;吴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J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徐辉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耗能 装置 动态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动态均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子模块的故障数量;获取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判断子模块的故障数量是否小于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如子模块的故障数量小于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则切除正常状态的子模块用于动态均压控制;如子模块的故障数量大于或等于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且小于故障子模块的上限值,则切除预设数量的子模块用于动态均压控制。通过监测耗能阀中不同的故障子模块数,动态调整参与均压控制的子模块个数,在保证均压特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在耗能装置不增加冗余子模块条件下的子模块均压控制,避免了通过增加更多的子模块数量来实现子模块均压,降低了耗能阀结构复杂度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动态均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耗能装置可以有效抑制直流过压,实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穿越。集中式直流耗能拓扑一般由多个半桥子模块和耗能电阻串联而成,现已成为一种通用的技术方案。
子模块均压控制是直流耗能装置研究的关键技术,其均压控制特性直接关系着直流耗能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此外,由于集中式直流耗能装置每个桥臂串联大量的半桥子模块,其结构复杂度和成本也是均压控制方法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因此,如何在满足均压特性前提下,设计一种能够降低结构复杂度和成本的子模块动态均压方法,成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现有的技术,当直流耗能装置冗余模块充足的时候,可通过切除冗余模块即可实现均压控制。对于直流耗能装置子模块均压控制,现有技术方案是通过切除冗余模块即可实现均压控制,但当冗余逐渐消耗时,装置的均压能力也随着逐渐降低,在冗余即将耗尽时系统便彻底失去了均压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动态均压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监测耗能阀中不同的故障子模块数,动态调整参与均压控制的子模块个数,在保证均压特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在耗能装置不增加冗余子模块条件下的子模块均压控制,避免了通过增加更多的子模块数量来实现子模块均压,降低了耗能阀结构复杂度和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动态均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子模块的故障数量;
获取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
判断所述子模块的故障数量是否小于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
如所述子模块的故障数量小于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则切除正常状态的所述子模块用于动态均压控制;
如所述子模块的故障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且小于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上限值,则切除预设数量的所述子模块用于动态均压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包括:
选取在冗余子模块耗尽时所述子模块的电压限值;
依据所述电压限值得到所述子模块切除数,进而得到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
其中,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为所述冗余子模块数量与所述预设数值的子模块切除数之差。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耗能装置动态均压控制方法还包括:
如所述子模块的故障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上限值,则闭锁所述直流耗能装置。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动态均压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所述子模块的故障数量;
第二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
判断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子模块的故障数量是否小于所述故障子模块的临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4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平台
- 下一篇: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打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