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过载保护机构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4805.0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0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樊海红;林景东;罗朋;林芳;洪渭;李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00;H02H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刘瑶云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过载 保护 机构 电气设备 维修 用电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机构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包括基体、电表、旋转刀和第二测试夹,所述基体左侧设置有摆页,且摆页连接箱门,并且箱门正面设置有玻璃窗。该具有过载保护机构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设置有固定导板、旋转导板、金属块、弹簧和电磁铁,因此该装置可以实现过载保护,其工作原理是:在电压没超过额定值时,电磁铁对旋转导板的吸引力小于弹簧对旋转导板的拉力,因此该装置电路封闭,正常运行;当电压超过额定值时,电磁铁对旋转导板的吸引力大于弹簧对旋转导板的拉力,电磁铁将旋转导板吸引过去,旋转导板与固定导板分离,该装置电路断开,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过载保护机构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压检测装置是用来检测电器设备之间的工作电压一种仪器设备,在维修电器设备时经常需要用到,是电器维修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器设备,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压检测装置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就比如:
1.目前市场上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不具备过载保护机构,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结构存在缺陷,其缺少一种能够有效对电压过载时进行保护的机构,这导致其在检测超过自身允许通过最大电压时容易出现短路、电表烧坏的情况,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并不实用;
2.目前市场上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不便于维护和携带,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结构存在缺陷,导致其不便于拆卸,因此其使用时间一长内部容易积灰和损坏,同时其不便于携带,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并不实用。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机构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载保护机构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不具备过载保护机构、不便于维护和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载保护机构的电气设备维修用电压检测装置,包括基体、电表、旋转刀和第二测试夹,所述基体左侧设置有摆页,且摆页连接箱门,并且箱门正面设置有玻璃窗,所述箱门正面右端设置有门锁把,且箱门右下角设置有旋钮、第二档位和第一档位,并且旋钮连接旋转刀,所述基体上端通过第一螺纹杆设置有把手座,且把手座连接防滑把手,并且基体下端设置有底部防滑垫,所述基体后侧设置有可调支架,且基体后侧设置有固定块,并且固定块与支撑杆构成旋转机构,所述基体内部通过第四螺纹杆设置有固定导板,且基体内部通过第四螺纹杆设置有弹簧座,并且基体内部通过第四螺纹杆设置有旋转导板支架,所述旋转导板支架与旋转导板构成旋转机构,且旋转导板与固定导板卡合,并且旋转导板与弹簧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旋转导板正面设置有金属块,且金属块右端设置有电磁铁,并且电磁铁内部设置有铁芯,所述电磁铁连接在电磁铁底座上,且电磁铁底座通过第四螺纹杆固定在基体内部,所述旋转导板支架下端连接连接插头,且连接插头连接三孔导线连接装置,并且三孔导线连接装置下端通过导线和连接插头连接在固定板的内孔中,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三螺纹杆固定在基体下端,且固定板的内孔内安插有针头,并且针头通过导线连接第一测试夹,所述旋转刀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量程块和第二量程块,所述电表设置在电表壳中,且电表壳通过第二螺纹杆固定在基体内部,所述第二测试夹通过导线和针头与固定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页有2个,且摆页关于基体中心上下对称设置,并且摆页在同一竖线上重合。
优选的,所述箱门有1个,且箱门的长宽与基体的长宽大小一致,并且箱门通过摆页与基体构成旋转机构。
优选的,所述玻璃窗有1个,且玻璃窗的尺寸小于箱门的尺寸,并且玻璃窗的尺寸等于电表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底部防滑垫有2个,且底部防滑垫关于基体底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并且底部防滑垫表面粗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4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