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聚合物和转换引发剂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5098.7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P·K·H·拉姆;E·斯托贝赫;K·汉森;A·G·山德;A·G·贝杰纳优;C·J·福利斯拉普;B·宾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洛普拉斯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4 | 分类号: | A61L24/04;A61L24/00;A61F5/44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谭玮 |
地址: | 丹麦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聚合物 转换 引发 组合 | ||
在此披露了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聚合物和转换引发剂。通过活化该转换引发剂,该组合物可从第一液体状态转换至第二粘合剂状态。该组合物在该第一液体状态下具有低于0.4MPa s的复粘度|η*|;并且该组合物在该第二粘合剂状态下具有高于1N/25mm的第二次重复的剥离力。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0月8日、申请号为201580054460.5、发明名称为“包含聚合物和转换引发剂的组合物”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在包含转换引发剂的聚合物组合物领域内。组合物可用作待施加至皮肤的粘合剂组合物。更具体地,组合物可用作能够将造口装置附接至造口装置使用者的皮肤的粘合剂。
背景技术
关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手术,在许多情况下的结果之一是在患者的腹壁中留下了腹部造口(诸如结肠造口术、回肠造口术或尿道造口术),用于内脏内容物的排出。内脏内容物的排出不能随意调节。为此目的,使用者将必须依赖器具将从这种开口出现的材料收集在袋中,该袋随后在适合的时间被排空和/或丢弃。造口术器具典型地通过造口术器具上的粘性薄片附接至造口术使用者的皮肤。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聚合物和转换引发剂,其中通过活化转换引发剂,组合物可从第一液体状态转换至第二粘合剂状态;组合物在第一液体状态下具有低于0.4MPa s(兆帕-秒,即MPa·s)的复粘度|η*|;并且在第二粘合剂状态下具有比第一液体状态的复粘度|η*|更高的复粘度|η*|,并且在第二粘合剂状态下具有高于1N/25mm的第二次重复的剥离力。
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聚合物和转换引发剂,其中通过活化转换引发剂,组合物可从第一液体状态转换至第二粘合剂状态;组合物在第一液体状态下具有低于0.4MPa s的复粘度|η*|;并且在第二粘合剂状态下具有高于1N/25mm的第二次重复的剥离力。
物质或组合物的粘度是它对由切应力或拉应力产生的逐渐变形的抵抗性的量度。针对液体,它对应于“厚度”的非正式概念。例如,蜂蜜具有比水更高的粘度。在本发明的语境中,如在此详细描述的那样测量粘度。具体地,指出的粘度是在0.01Hz的频率下测量的复粘度的绝对值,即|η*|。
在第二粘合剂状态下具有高于1N/25mm的重复的剥离力的组合物是有利的,因为剥离力足够高以确保第二粘合剂状态下的粘合剂保持适当地附接至基材。
诸位发明人发现在第一液体状态下具有低于0.4MPa s的复粘度|η*|的组合物是有利的,因为它能够迅速流入基材诸如皮肤的结构,并且因此能够迅速润湿基材并且为充分的粘附形成良好的基础。润湿意指组合物与基材的表面发生直接接触,包括在必要时,流入基材的微结构和宏观结构中。
具体地,在用于造口装置的压敏粘合剂的领域内,我们的实验显示对于当组合物将足够快速地流入皮肤的粗糙处中并且由此获得期望的粘合剂接触以便能够在平均造口装置使用者附接装置实际使用的时间段内围绕使用者的造口密封的时候,0.4MPa s的复粘度是上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合剂状态下的组合物具有高于选自1.5、2、2.5、3、3.5、4、4.5、5、6、7、8、9以及10N/25mm的值的第二次重复的剥离力。
例如,第二粘合剂状态下的组合物的可以高于2.5N/25mm。
例如,第二粘合剂状态下的组合物的第二次重复的剥离力可以高于5N/25mm。较高的剥离力可以帮助确保分离以及与造口装置有关的渗漏的低风险。例如,当旨在降低渗漏风险时,约5N/25mm的剥离力可以是特别有利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合剂状态下的组合物具有高于1N/25mm的第一剥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洛普拉斯特公司,未经科洛普拉斯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5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