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器及其无线充电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5575.X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9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史岩松;陈社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50/40;H02J7/00;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锋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器 及其 充电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及其无线充电结构,该无线充电结构包括铁氧体和至少两个线圈,铁氧体包括主体部和隔挡部,主体部具有安装面,隔挡部连接于安装面,并于安装面分隔出至少两个安装区,至少两个线圈对应地安装于至少两个安装区。本申请的无线充电器及其无线充电结构,通过在铁氧体设置隔挡部将线圈分隔开来,以避免了线圈工作时相互干扰,从而使得无线充电结构能够在有限设置空间内设置足够多的线圈来提高充电效率,且避免了线圈彼此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工作不稳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线充电器及其无线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中,通常采取单个线圈实现能量传递。单线圈工作传输效率有限,严重制约无线充电的功率等级与速度。
基于此,业界也尝试采取多个线圈进行充电,然而,在配置多个线圈时,要么因为线圈之间的间距过大而导致充电设备的整体体积偏大,要么因为线圈之间的间距过小而产生磁力线同相交迭现象,影响充电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的无线充电器及其无线充电结构,以解决如何在有限的设置空间下提升充电效率及稳定性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铁氧体,包括主体部和隔挡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安装面,所述隔挡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面,并将所述安装面分隔出至少两个安装区;
至少两个线圈,对应地安装于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氧体为锶铁氧体、钡铁氧体、钕铁硼永磁体或镍锌铁氧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挡部凸出于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隔挡部成型于一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结构,包括:
第一铁氧体;
第二铁氧体,所述第一铁氧体和所述第二铁氧体并排设置;
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铁氧体;及
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铁氧体;
其中,所述第一铁氧体和所述第二铁氧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隔磁件,所述隔磁件凸出于所述第一铁氧体和所述第二铁氧体的表面,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分别位于所述隔磁件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磁件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铁氧体和所述第二铁氧体相同,所述隔磁件、所述第一铁氧体和所述第二铁氧体成型于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铁氧体为锶铁氧体、钡铁氧体、钕铁硼永磁体或镍锌铁氧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磁件高出于第一安装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cm,其中,所述第一铁氧体用以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的表面界定所述第一安装面;
或者,所述隔磁件高出于第二安装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cm,其中,所述第二铁氧体用以设置所述第二线圈的表面界定所述第二安装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磁件高出于第一安装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cm,且所述隔磁件高出于第二安装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cm,其中,所述第一铁氧体用以设置所述第一线圈的表面界定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铁氧体用以设置所述第二线圈的表面界定所述第二安装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平齐。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5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帘风格方案生产方法
- 下一篇:无人机环境参数获取装置、无人机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