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式粒子钢明火加热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5874.3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戴方钦;潘卢伟;陈平安;熊泉;郭悦;曾维冬;周思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3D14/48;F23D14/6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江钊芳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粒子 明火 加热炉 | ||
1.一种蓄热式粒子钢明火加热炉,设有炉壳、炉壳内壁耐火层、钢结构框架、炉顶吊具、进料口、水蒸气出口、布料装置、倒V型横梁、蓄热式烧嘴和振动出料机,炉外设有上料系统、出料小车、操作平台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加热炉的炉壳内壁用高强度耐火浇注料浇筑有炉壳内壁耐火层,炉壳内壁耐火层围成的空间构成炉膛;控制系统用于全程自动控制加热炉的运行;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钢结构框架设在炉壳的外围用于支撑整个加热炉;所述的炉顶吊具安装在钢结构框架顶部,用于安装、更换烧嘴或其他设备时进行吊装作业;
所述加热炉的进料口、布料装置和水蒸气出口均设在炉膛上部,上料系统将待加热处理的粒子钢物料提升至炉顶,粒子钢从加热炉的进料口入炉,通过布料装置从炉体中心均匀向两侧布料;粒子钢在加热过程中逸出的水蒸气通过炉顶水蒸气出口排出;
在炉膛内从布料装置之下到炉体中下部采用间隔及交叉方式均匀排布有若干层倒V型横梁,所设倒V型横梁的层数和每层中的根数依加热炉处理粒子钢量的增加而增加;倒V型横梁的两端设在炉壳及炉壳内壁耐火层中,每根倒V型横梁两端下方的侧墙上均安装有蓄热式烧嘴,所述两端的两个蓄热式烧嘴为一套,煤气与空气经预热进入蓄热式烧嘴,每一套蓄热式烧嘴中一个烧嘴燃烧,一个烧嘴蓄热,并在间隔时间内相互切换工作状态;同一层蓄热式烧嘴单独安装有一套控制程序;
所述的操作平台安装在炉壳外且位于每层蓄热式烧嘴之下,用于工作人员操作和检修时使用;所述的振动出料机和出料小车安装在加热炉下部,经加热处理的粒子钢流动到炉底时达到设定温度,通过振动出料机排出炉外,进入出料小车送到后续处理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粒子钢明火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V型横梁由耐热铸钢制成,倒V型横梁下表面浇筑有耐火保温材料,用以阻挡烧嘴火焰对横梁造成的高温烧损,保证横梁在炉内高温情况下保持强度及不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粒子钢明火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内布置有若干层倒V型横梁,安装在同层及同侧的蓄热式烧嘴同时燃烧或同时蓄热,上下相邻两层同侧的烧嘴工作状态则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粒子钢明火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套蓄热式烧嘴切换工作状态的间隔时间为0.5~2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粒子钢明火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式烧嘴采用煤气与空气双预热、煤气预热或空气预热方式;蓄热式烧嘴采用低热值的高炉煤气或高热值的天然气为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58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