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6128.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鹏;宋丽文;左彤彤;张杨;陈越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兴鹏;宋丽文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育 红松 梢斑螟啮小蜂 防治 松果 梢斑螟 中的 应用 | ||
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中的应用,它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生物防治,扩繁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保存;步骤二、蜂种的繁殖;利用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寄主,和梯度降温保存提高了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寄生能力。
本发明是分案申请,母案专利申请号为:201810540470.5,申请日为:2018年05月30日,专利名称为: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规模化扩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不但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也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及长白山林区天然林的优势树种,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之一。同时,红松种子富含油脂、蛋白质,因其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东北林区重要的经济资源。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松籽价格使红松经济林成为林区人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之一。然而近年,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和球果小花尺蛾(Eupitheciaabietaria)等球果害虫在长白山地区的露水河、黄泥河、二道白河等地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对红松的危害日趋严重,使树木的生长势受到严重抑制,红松籽的产量与质量大幅度降低,严重时可将即将成熟的球果危害至毫无经济价值,对红松林的天然更新及红松果材林的价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其中,松果梢斑螟的危害最为严重。
松果梢斑螟又名果梢斑螟、油松球果螟、松球果螟、松果梢斑螟,为鳞翅目、螟蛾科、梢斑螟属节肢动物。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和台湾等地有发生,主要为害油松、黑松、赤松、马尾松、华山松、落叶松、云杉等,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种子产量。
在森林保护领域应用天敌昆虫防治林业害虫的例子不多。原因主要为:一、有效的天敌难以发现;二、天敌昆虫不易大规模繁殖;三、天敌昆虫在田间释放后达不到持续控制的效果。目前,我国天敌昆虫达到规模化繁殖和释放利用的只有赤眼蜂类、管氏肿腿蜂、白蛾周氏啮小蜂和瓢虫类。目前尚没有可以有效防治果梢斑螟的生物防治手段。
红松林属于受到严重干扰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已经被人为打破(人类采伐,红松子的采集,林下经济作物的栽培,各种农药的施放等)。人类在使用农药防治害虫的同时,害虫的抗药性也逐步提高,但大量害虫的天敌由于个体较小,抗药性较低,被大量杀死,使害虫缺少了天敌的控制,容易导致虫害的大量爆发。因此,为了恢复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提高食品安全性,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成为最为理想的解决之道。而采用生物防治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淹没式防治,这便需要提供足够多的害虫天敌来杀灭害虫。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对果梢斑螟及其它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实施有效地生物防治,本发明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所述红松梢斑螟啮小蜂(Baryscapus dioryctriae)是发明人者历时11年,通过持续不断采集红松球果害虫后在室内培养最终发现,红松梢斑螟啮小蜂虽然寄主为松梢斑螟,但也可以以果梢斑螟为寄主,并且对果梢斑螟及其它多种针叶树种实及枝梢害虫具有良好控制作用。
为更好的控制果梢斑螟,需要培育大量的红松梢斑螟啮小蜂,而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生物分布较少,集中于针叶林区,由于针叶树木都比较高大,采集难度极大,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培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蜂种采集和低温保存:红松梢斑螟蛹期在林间采集红松梢斑螟蛹后放入指形玻璃管中,将盛有蛹的指形管放入温度为25℃-28℃,光照为16L:8D的室内或者培养箱中培养,待蛹中小蜂羽化后对蜂种进行鉴定,并低温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兴鹏;宋丽文,未经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兴鹏;宋丽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61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