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高强度电子铜箔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6297.X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涛;杨红光;江泱;范远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3/38;C25D5/48;C2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强度 电子 铜箔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高强度电子铜箔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电解液,加入混合添加剂,将厚度为18‑35微米的铜箔为阴极载体制作隔离层,电沉积一层厚度2.5‑5微米的超薄铜箔层,形成载体铜箔,对载体铜箔的毛面进行化学微粗化处理,进行有机膜涂覆,形成超薄高强度电子铜箔。采用18‑35微米铜箔为阴极载体,在电解液和添加剂混合液中于载体表面上进行电化学沉积形成厚度2.5‑5微米的超薄铜箔层,经过微粗化可提高比表面积;通过涂覆有机层可提高抗剥离强度并能有效地防止箔材的氧化;通过在载体上制备隔离层,使超薄铜箔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下降,通过机械力很容易将两者分离;该工艺步骤简单,可连续化生产,是一种高效的载体高强度超薄铜箔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箔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超薄高强度电子铜箔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是电子信息行业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趋向多功能、轻、薄集成化。因此对形成印刷电路的铜箔基材也要求更薄,粗糙度更小,便于精细线路的加工;特别是5G产品,需要超薄、低粗糙度的铜箔来支撑。
传统的电解铜箔制造是采用阴极辊筒作为阴极,在硫酸铜水溶液中,阴极辊筒表面电镀形成铜层直接剥离形成毛箔,经过粗化、固化-阻挡层处理等抗剥离增强处理和防氧化处理。该工艺有几个缺点:1)铜箔的厚度无法做得很薄;2)超薄的铜箔在下游客户(印刷线路板工厂)进行后序加工时极易皱折,影响品质及良率;3)经过电化学粗化的铜箔粗糙度增加,对高频高速的信号传输影响显著增加;4)铜箔强度偏低,不能满足需要。随着PCB和IC载板线宽度越来越小,铜箔越来越薄,元件发热量增加,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铜箔的抗拉性能不够高,会使得PCB和IC载板的铜箔线条出现龟裂,大大增加了断裂的风险。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高强度电子铜箔的生产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薄高强度电子铜箔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焦磷酸铜、焦磷酸钾和柠檬酸铵制备电解液;
S2、加入混合添加剂,经过多级过滤;
S3、将厚度为18-35微米的铜箔为阴极载体,用已知的任何一种方法在阴极载体上制作隔离层;
S4、将带有隔离层的阴极载体加入到步骤S2的溶液中,以150-500A/dm2电流密度,电沉积一层厚度2.5-5微米的超薄铜箔层,形成载体铜箔;
S5、用硫酸、双氧水、磷酸三钠和湿润剂组成的粗化液,对载体铜箔的毛面进行化学微粗化处理;
S6、载体铜箔毛面化学微粗化处理后,进行有机膜涂覆,形成超薄高强度电子铜箔。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混合添加剂包含A剂、B剂、C剂和氯离子,所述A剂是至少含有四氢噻唑硫酮、脂肪胺乙氧基磺化物、巯基咪唑丙磺酸钠和偶氮嗪染料中的一种,所述B剂是含有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醇硫基丙烷磺酸钠,二甲基甲酰胺基磺酸钠,噻咪啉基二硫代丙烷磺酸中的一种,所述C剂是含有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焦磷酸铜、焦磷酸钾和柠檬酸铵的浓度分别为80-120g/L、300-400g/L和15-35g/L。
进一步的,所述A剂、B剂和C剂的浓度分别为3-50mg/L、3-80mg/L和1-20mg/L。
进一步的,所述粗化液中硫酸、双氧水、磷酸三钠和湿润剂的浓度分别为25-55g/L、30-60g/L、50-80g/L和5-25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6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