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光纤1553总线进行图像传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6752.6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魏红艳;魏宏刚;李强;王万平;李江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77 | 分类号: | H04N5/77;H04N7/10;H04N7/18;H04N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光纤 1553 总线 进行 图像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光纤1553总线进行图像传输的方法,采用命令信息和图像信息分时复用的方案、由远程终端主动向控制系统发起图像传输请求、通过FPGA设计状态机进行时序控制再结合双FIFO缓存图像的模式来实现图像传输。首先由控制系统根据控制需求设置时隙周期,再结合远程终端的图像传输带宽和总线带宽,确定每个时隙周期分配多少带宽给远程终端进行图像传输;然后由远程终端主动发起图像传输请求,控制系统根据时隙是否有空来确认是否可以开始传输;通过基于FPGA的1553IP核实现控制命令的传输和图像传输。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图像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还减轻了控制系统与远程终端之间庞大的接口负担,对于在光纤1553总线中进行图像传输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光纤1553数据总线中进行图像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总线是电子学系统的核心支撑技术,被称为“神经中枢”,实现各设备、模块、部件的有机互联,数据总线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子学系统的性能,进而决定着整个平台的性能。MIL-STD-1553B数据总线即传统的1553B总线,在机载、舰载和车载等平台中广泛使用,有“一网盖三军”的说法。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平台对实时性及抗干扰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1553B总线的1Mbps带宽已不能满足系统间通信的需要,结合光纤通道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升级为光纤1553总线。
如图1(a)所示,MIL-STD-1553B总线系统由网络控制器BC、远程终端RT和总线监视器BM组成。采用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方式,BC主动发起总线通讯,RT被动接收并回复,但传统的1553B总线带宽最高为1Mbps,如果远程终端RT需要传输图像信息给控制系统BC,则需要通过其他接口(如LVDS接口)来实现。
如图1(b)所示,光纤1553总线系统由网络控制器NC、网络终端NT和网络监听站点NM组成。光纤1553总线的带宽可以达到8Gbps,这就使得远程终端通过光纤1553总线传输图像信息成为可能,现在还没有通过光纤1553总线进行图像传输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光纤1553总线系统中进行图像传输的方法,打破了在中央集权式的总线系统中,由控制系统主动发起控制命令传输,远程终端以中断的方式响应控制命令的工作方式。该方法由远程终端主动发起图像传输请求,避免了频繁以中断方式响应控制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方法的实现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图像传输速率和可靠性,还减轻了控制系统与远程终端之间庞大的接口负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为:一种在光纤1553总线中进行图像传输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命令信息和图像信息分时复用的方案、由远程终端主动向控制系统发起图像传输请求、通过FPGA设计状态机进行时序控制再结合双FIFO缓存图像的模式来实现图像传输。
上述在光纤1553总线中进行图像传输的方法具体为:通过CameraLink接口接收CMOS相机图像信息,通过FPGA集成1553IP核实现1553总线通信协议,通过FPGA的GTX接口将并行信息转换成高速串行信息,通过光模块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上述在光纤1553总线中进行图像传输的方法主要步骤为:
A、首先由控制系统根据控制需求设置时隙周期,再结合远程终端的图像传输带宽和总线带宽,确定每个时隙周期分配多少带宽给远程终端进行图像传输;
B、在1553总线系统中,由远程终端主动发起图像传输请求,控制系统根据时隙是否有空来确认是否可以开始传输;
C、FPGA通过1553IP核实现控制命令的传输,通过设计状态机进行逻辑控制结合双FIFO缓存的模式实现图像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在光纤1553总线中进行图像传输,实际为使用光纤1553总线同时实现控制命令传输和图像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6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