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加工用菌棒回收利用方法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6766.8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7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浩;强承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茸生物科技发展(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221122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工用 回收 利用 方法 以及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加工用菌棒回收利用方法以及设备,包括底座、增高架、筛选箱、物料运送机、主筛网以及震动机,所述增高架横跨底座进行安装,筛选箱设置在增高架上,筛选箱为上下贯通式,所述主筛网设置于筛选箱内部,所述物料运送机贯穿筛选箱,所述筛选箱内部,且位于物料运送机底部设置有物料袋划破结构,所述震动机设置在筛选箱内部,并与主筛网进行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对废弃菌棒进行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将菌棒的小颗粒挤压为燃料,对于大颗粒可进行回收并制作为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回收目的,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棒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食用菌加工用菌棒回收利用方法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在自然界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野生食用菌。当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或受到外来污染时,野山菌便不能生长甚至消失,非常稀有名贵。经常食用野山菌的人群一般不宜感冒,身体抵抗力明显高于对照人群,这就是滋养性野山菌促使人体免疫力得到增强的具体表现。
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人工养殖技术,并且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在人工养殖食用菌的时候,会利用菌棒对食用菌进行繁衍,菌棒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继续对食用菌进行养殖后,菌棒便被丢弃,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食用菌加工用菌棒回收利用方法以及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加工用菌棒回收利用方法以及设备,包括底座、增高架、筛选箱、物料运送机、主筛网以及震动机,所述增高架横跨底座进行安装,筛选箱设置在增高架上,筛选箱为上下贯通式,所述主筛网设置于筛选箱内部,所述物料运送机贯穿筛选箱,所述筛选箱内部,且位于物料运送机底部设置有物料袋划破结构,所述震动机设置在筛选箱内部,并与主筛网进行连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挤压结构,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装袋单元,所述物料运输机上设置有若干物料加紧结构,且成对分布在物料运送机上,所述筛选箱内部还设置有刮料单元;
所述物料袋划破结构包含:直线模组平移台、电动推杆、刀体安装架以及划刀;
所述直线模组平移台搭设在筛选箱内部,电动推杆与直线模组平移台的移动端上,所述刀体安装架与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进行连接,划刀与刀体安装架进行连接;
所述刮料单元包含:收纳腔体、外部遮挡结构、外部推动结构以及运输管;
所述收纳腔体置于筛选箱内部,并与外部的运输管进行连通连通,外部遮挡结构、外部推动结构分别固定在筛选箱的左右两侧,并可伸入筛选箱内部。
优选的,所述挤压结构包含:总架、四个气缸、四个连接体以及四个推板;
所述四个推板的其中两个长度大于另外两个,所述总架安置在底座上,四个气缸位于总架外壁,四个连接体与四个气缸的活塞端进行连接,所述四个推板分别与四个气缸的活塞端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袋单元包含:皮带式运输机、一对融合架、一对伸缩电机、一对导向条以及一对加热条;
所述皮带式运输机位于底座一侧,一对融合架设置在皮带式运输机一侧,并横跨皮带式运输机,所述一对伸缩电机位于一对融合架上,一对导向条与一对伸缩电机的伸缩端进行连接,所述一对加热条设置在一对导向条内部,所述运输管位于皮带式运输机上方,且位于一对融合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物料加紧结构为手动式固定夹,且成对且相对等距离分布物料运输机上,物料加紧结构对菌棒的两端部位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外部遮挡结构包含:第一推动电机、连接柱、遮挡盖板以及一对第一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茸生物科技发展(徐州)有限公司,未经苏茸生物科技发展(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6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