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使用了该粒子的冷冻机、超导磁铁、检查装置及低温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7057.1 | 申请日: | 2015-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胜彦;布施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高新材料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14 | 分类号: | C09K5/14;F04B37/08;F25B9/00;F25B9/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类蓄冷 材料 粒子 使用 冷冻机 超导 磁铁 检查 装置 低温泵 | ||
1.一种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准备由稀土类氧化物或稀土类氧硫化物形成的平均粒径为0.3~5μm的稀土类化合物粉末作为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主原料的工序;
在将所述稀土类化合物粉末与树脂粘合剂的合计量设为100体积%时,按照所述树脂粘合剂的添加量为10~50体积%的方式,使所述树脂粘合剂添加到所述稀土类化合物粉末而生成混合体的工序;
使所述混合体成型而得到球状成形体的工序;
使所述球状成形体在温度为1200℃以上且2000℃以下、以1小时以上且48小时以下的烧结时间进行烧结而得到球状烧结体的工序;及
由所述球状烧结体得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工序,
其中,所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平均晶体粒径为0.5~5μm,气孔率为10~50体积%,气孔的平均直径为0.3~3μm,气孔的最大直径为4μ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由钆氧硫化物(Gd2O2S)或钆铝氧化物(GdAlO3)形成。
3.一种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准备由稀土类氧化物或稀土类氧硫化物形成的平均粒径为0.3~5μm的稀土类化合物粉末作为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主原料的工序;
在将所述稀土类化合物粉末与树脂粘合剂的合计量设为100体积%时,按照所述树脂粘合剂的添加量为10~50体积%的方式,使所述树脂粘合剂添加到所述稀土类化合物粉末而生成混合体的工序;
使所述混合体成型而得到球状成形体的工序;
使所述球状成形体在温度为1200℃以上且2000℃以下、以1小时以上且48小时以下的烧结时间进行烧结而得到球状烧结体的工序;及
由所述球状烧结体得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工序,
其中,所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平均晶体粒径为0.5~5μm,气孔率为10~50体积%,气孔的平均直径为0.3~3μm,所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由钆铝氧化物(GdAlO3)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最大直径为4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率为20~45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烧结助剂粉末而生成所述混合体,该烧结助剂粉末相对于所述稀土类化合物粉末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烧结助剂粉末的平均粒径设为A、将稀土类化合物粉末的平均粒径设为B时,按照B/A成为0.7~1.3的范围的方式进行调整,其中,A和B单位为μm。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任意的截面中,每10μm×10μm单位面积的气孔的数目为20~70个。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任意的截面中,每10μm×10μm单位面积中存在的气孔的一部分成为相连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0~5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稀土类蓄冷材料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转动造粒、模具成型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实施所述混合体的成型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高新材料公司,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高新材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70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