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圈养野生动物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7141.3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金;成世清;萨家祺;黎绘宏;蒋丽霞;区梓涛;罗兆良;余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动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K1/015 | 分类号: | A01K1/015;A01K1/02;A01K1/035;A01K31/04;A01K31/06;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00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圈养 野生动物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圈养野生动物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1)铺设发酵床和/或垫料层:在动物笼舍的室内地面和/或室外地面、或橱窗式展舍铺设基于松树皮和益生菌组成的垫料层或发酵床,或者,将垫料层与拟生态园林造景相结合模拟动物自然栖息环境;(2)日常管理:无需每天清洗笼舍或橱窗式展舍;(3)消毒:无需对动物笼舍或橱窗式展舍进行定期常规消毒。本发明的管理方法,为动物提供了更加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动物自然行为的表达,丰富了动物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而且简化了日常操作流程,减少了动物笼舍的消毒频次,简化了日常管理流程,对室内温度、湿度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升了动物福利和健康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动物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圈养野生动物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动物园及其它野生动物饲养单位的动物笼舍基本结构包括:(1)内室或室内展厅:基本都是混凝土地面或其它类似的硬质地面;(2)室外运动场:主要有泥地、混凝土地面或其它类似硬质地面、或在前述地面上铺沙,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笼舍采用种植草坪或其它植物或加上水池、瀑布等拟生态景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动物园管理规范》(CJJ/T 263-2017),动物园应制定动物饲养操作规程、动物卫生消毒操作规程等规范要求。日常管理包括:(1)每天对笼舍进行清扫、用水冲洗室内地面(《动物园饲养管理规范》);(2)定期对笼舍和环境进行常规消毒。《动物园消毒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对笼舍消毒的具体要求是:a)内舍(内室) 冬季宜每周1次,其余季节每周2次;b)外舍(室外运动场)宜每月消毒1~2次,南方高温季节宜增加频次,北方冬季可降低频次。
现行动物园动物笼舍及其日常管理存在以下不足:
1.动物园动物笼舍受气候影响大,冬季地表温度偏低,潮湿天气湿度太大,特别是在清洗地面后,不易干燥,而气候过于干燥,也影响动物生活的舒适性。
2.混凝土地面质地太硬,表面要么过于粗糙,要么过于光滑,容易伤到动物的足垫和关节。
3.为了保证动物健康和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每天需要对动物笼舍进行清扫、用水冲洗地面、风机吹干地面积水,不仅耗费劳动力和水资源,而且地面积水不易干燥,容易滋生霉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在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更是如此。
4.清扫泥地容易产生灰尘,雨季又容易造成地面泥泞;沙地不吸水,夏季热辐射大;草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述问题,但易受笼舍小气候影响或被动物破坏,在许多动物笼舍种植草坪或其它植物难于成活;而当绿植过于茂盛时,也会阻滞通风透气。
5.为了预防动物疫病,传统的做法是对动物笼舍进行频繁消毒,其作用不仅杀灭了笼舍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同时也杀灭了动物生活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通过间接影响动物体内微生物群落,继而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消毒作用只限于消毒药物发生药效的时间内,当消毒过程结束后,无法保护笼舍环境不会受到新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动物园,未经广州动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7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目标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层垃圾分类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