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7350.8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杜艳丽;郭洪刚;张然;张爱环;闫哲;覃晓春;张民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30/02;G01N30/72;G01N30/86;A01N27/00;A0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桃蛀螟 具有 作用 挥发性 活性 化合物 测定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顶空动态气体采样法分别收集花期和成熟期向日葵花盘挥发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收集到的挥发物分析,分别鉴定两个时期向日葵花盘挥发物的种类;步骤2,通过对花期和成熟期的向日葵花盘挥发物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两个时期各自特有以及两者间含量变化大的12种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桃蛀螟已交配雌蛾行为反应测试;步骤3,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桃蛀螟已交配雌蛾对选出的12种化合物的行为反应,确定其中的β‑水芹烯在浓度为0.01(v/V)时能作为桃蛀螟的驱避剂。该方法准确测定出了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源驱避剂,尤其涉及一种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隶属于鳞翅目、草螟科,以幼虫蛀食板栗、桃、向日葵等果实为害,是一种重要且难以防治的钻蛀性害虫。近年来,伴随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桃蛀螟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如在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和西南山地夏玉米,桃蛀螟在玉米果穗上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致使其为害程度超过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成为当地夏玉米穗期的主要害虫。而且由于现阶段对桃蛀螟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造成害虫抗药性产生、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寻求一种环境友好、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桃蛀螟的田间有效控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利用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设计特异性引诱剂或驱避剂调控昆虫行为已发展成为害虫绿色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已有应用性信息素或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设计引诱剂,进行桃蛀螟田间防治的实例。
但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开发关于桃蛀螟性信息素诱剂配方和利用寄主植物挥发物作为引诱剂的报道,但是有关桃蛀螟驱避剂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能解决目前因没有一种能驱避桃蛀螟的药剂而无法更好地使用“推-拉策略”对桃蛀螟进行田间防治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顶空动态气体采样法收集花期和成熟期向日葵花盘挥发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收集到的所述挥发物进行鉴定,确定出所述向日葵花盘挥发物种类;
步骤2,通过对两个时期的向日葵花盘挥发物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从中筛选出十二种两个时期所特有的且两者间含量变化比较大的化合物:D-柠檬烯(D-Limonene)、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正十五烷(Pentadecane)、莰烯(camph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萜品油烯(Terpinolene)、萜品烯(γ-Terpinen)、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桉叶油醇(Eucalyptol)、(1S)-(-)-β-蒎烯((1S)-(-)-β-Pinene)和柠檬烯(Limonene)作为后续对桃蛀螟具有活性的的测试样品;
步骤3,通过桃蛀螟Y型嗅觉仪行为测试,对选出作为测试样品的十二种化合物分别进行测定,确定其中的β-水芹烯在浓度为0.01(v/V)时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能作为桃蛀螟的驱避剂。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体积浓度为0.01(v/V)的β-水芹烯作为对桃蛀螟雌蛾进行驱避的驱避剂的应用。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7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