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OE封装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7369.2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施其锋;汪加胜;唐舫成;郭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鹿山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08 | 分类号: | C09J123/08;C09J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oe 封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封装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OE封装胶及其制备方法。POE封装胶,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得:POE树脂100份、母料10~30份、交联剂1~2.5份、助交联剂0.8~2份、增粘剂0.2~1份、紫外吸收剂0.2~0.8份和抗氧剂0.1~0.8份;所述母料主要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改性二氧化钛30%~60%和POE树脂40%~70%制成。本发明通过引入改性的二氧化钛填料,并采用特定的原料组成和配比,使得胶膜具有较高的体积电阻率,可达1×1016Ω·m以上;对二氧化钛的改性处理降低了二氧化钛颗粒团聚的倾向,分散均匀性好,制得的POE封装胶反射率均匀,有助于改善组件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装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OE封装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市场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光伏组件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光伏组件封装材料是直接影响组件的抗PID性能的因素之一。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尤其在沿海地区,潮湿和高温的环境非常容易产生水蒸气,水汽浸润组件内部导致封装材料导电率上升,组件的泄漏电流增大,组件表面产生极化现象。
目前市面上使用量最多的组件封装材料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EVA具有流动性好、粘接性好和价格低廉等优势。然而,EVA胶膜强度低,吸水率较大,EVA封装的组件在湿热条件下容易产生PID现象,导致组件性能低于设计标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是饱和脂肪链结构,表现出良好的耐候性和优异的耐热耐低温性能。相比EVA胶膜,POE胶膜最大的优势是低水汽透过率和高体积电阻率,然而,随着填料的加入,POE胶膜的体积电阻率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组件难以适用于较高的系统电压。基于此,组件厂商提出了研制高体积电阻率白色POE胶膜。参照行业标准NB/T10200-2019《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聚烯烃弹性体(POE)封装绝缘胶膜》对POE胶膜的体积电阻率规定不小于1×1013Ω·m,该规定值与组件厂的要求值仍具有一定的差距。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POE封装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OE封装胶的体积电阻率无法满足特殊环境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POE封装胶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兼顾POE封装胶的各项性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POE封装胶,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制得:
POE树脂100份、母料10~30份、交联剂1~2.5份、助交联剂0.8~2份、增粘剂0.2~1份、紫外吸收剂0.2~0.8份和抗氧剂0.1~0.8份;
所述母料主要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改性二氧化钛30%~60%和POE树脂40%~70%制成。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改性剂包括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钠、硬脂酸镁、油酸、油酸锌、油酸钠、油酸镁、月桂酸、月桂酸锌、月桂酸钠、月桂酸镁、棕榈酸、棕榈酸锌、棕榈酸钠和棕榈酸镁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二氧化钛中,所述改性剂与所述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6~15)﹕100。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所述改性剂与所述二氧化钛混合,于90~150℃下反应80~120min。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母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所述改性二氧化钛和所述POE树脂的混合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各段温度为8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鹿山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鹿山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7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