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回收碎石的路面破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7597.X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江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米想道路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12 | 分类号: | E01C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回收 碎石 路面 破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回收碎石的路面破碎装置,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开口向左的破碎工作腔,破碎工作腔上端壁连通设有破碎镐腔,破碎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破碎镐箱体,破碎镐箱体内设有氮气室,氮气室下侧设有上活塞腔,通过液压进油动能和氮气压缩动能推动油缸杆敲击钎杆完成破碎工作,同时钎杆转动将碎石扫入转运车内,并最终完成碎石回收,实现了道路破碎和碎石回收工作的自动化,同时解决了道路破碎后碎石无法及时清理的问题,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道路破碎的效率,而且减少了碎石的弹射,改善了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回收碎石的路面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施工中经常要对路面进行破碎处理,传统的破碎方式一般利用破碎锤对道路进行破碎,这种方式需要施工人员手持破碎锤对准破碎位置,碎石容易在破碎锤强大的冲击作用下弹射,作业环境恶劣,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此外,破碎后的碎石还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回收,这大大增加了道路破碎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回收碎石的路面破碎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回收碎石的路面破碎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开口向左的破碎工作腔,所述破碎工作腔上端壁连通设有破碎镐腔,所述破碎镐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破碎镐箱体,所述破碎镐箱体内设有氮气室,所述氮气室下侧设有上活塞腔,所述上活塞腔下侧设有中活塞腔,所述上活塞腔和所述上活塞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中活塞腔,所述中活塞腔下侧设有下活塞腔,所述下活塞腔和所述中活塞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下活塞,所述上活塞腔左侧设有换向阀腔,所述换向阀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换向阀,所述破碎镐腔右侧设有线轮腔,所述破碎工作腔右端壁连通设有向上延伸的送料车腔,所述送料车腔上端壁和所述线轮腔下端壁连通,所述送料车腔内端壁连通设有送料车滑轨腔,所述送料车滑轨腔下端壁连通设有碎石回收室,所述送料车滑轨腔滑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破碎工作腔右侧的送料车,所述送料车和所述送料车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送料车内设有碎石转运腔,所述碎石转运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左的碎石收集腔,所述线轮腔后侧设有向左延伸的带轮腔,所述线轮腔前端壁连通设有线轮轴扭簧腔,所述带轮腔前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带轮腔内且向前贯穿所述线轮轴扭簧腔且向前延伸至所述线轮轴扭簧腔内的线轮轴,所述线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线轮腔内的线轮,所述线轮上缠绕有送料车拉绳,所述送料车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送料车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带轮腔前侧设有位于所述破碎镐腔后侧的半齿轮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上活塞腔上端壁和所述氮气室下端壁之间连通设有上油缸杆通腔,所述上油缸杆通腔和所述油缸杆滑动配合连接,所述上活塞腔左端壁和所述换向阀腔右端壁之间连通设有第一通管,所述换向阀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向左延伸至外界的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设有进油波纹管,所述换向阀腔左端壁还连通设有位于所述进油管下侧且向左延伸至外界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出油波纹管,所述中活塞腔左端壁和所述出油管下端壁之间连通设有第二通管,所述中活塞腔左端壁还连通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通管下侧的第三通管,所述第三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向阀腔下端壁连通,所述换向阀内设有左右贯通的上换向阀通腔,所述换向阀内设有位于所述上换向阀通腔下侧且左右贯通的下换向阀通腔,所述下活塞腔左端壁和所述进油管下端壁之间连通设有第四通管,所述进油管上端壁和所述换向阀腔上端壁之间连通设有第五通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破碎镐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下活塞腔下侧的钎杆腔,所述钎杆腔上端壁和所述下活塞腔下端壁之间连通设有下油缸杆通腔,所述下油缸杆通腔和所述油缸杆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油缸杆下端面抵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破碎工作腔内的钎杆,所述钎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钎杆腔内的弹簧固定块,所述弹簧固定块和所述钎杆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块下端面和所述钎杆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钎杆弹簧,所述钎杆腔下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下钎杆通腔,所述下钎杆通腔和所述钎杆滑动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米想道路设施有限公司,未经嵊州米想道路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75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