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选预处理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7746.2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水;韩丹;李军;曹德标;茅洪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16;C12M1/00;C12P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干湿 分选 预处理 干式厌氧 发酵 系统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选预处理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涉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承接厨余垃圾的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出口端连通用于将厨余垃圾分离成干、湿两大类的干湿分离机,所述干湿分离机出口端依次连通于粉碎制浆机、旋流沉砂器、除杂机、二相分离机;二相分离机的固体废渣排料口连通于干式厌氧发酵罐,废水排料口连通于废水池;干式厌氧发酵罐的沼渣排料口连通于沼渣脱水机;废水池的排水口同时连通于制浆机的进水口和湿式厌氧罐,湿式厌氧罐和沼渣脱水机的排水口连通于污水处理系统。达到了处理设施内的垃圾干湿分离、杂物剔除,分离效果稳定、可靠;分离后的干垃圾热值高,组分均匀稳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选预处理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以及农贸果蔬市场废弃的瓜果蔬菜等为主。厨余垃圾容易腐坏、产生恶臭,其含水率约为60%-70%(含固率约为30%-40%)。因此,厨余垃圾适合采用干式厌氧发酵技术。
目前,在推行垃圾分类的众多城市中,其基础设施设备的配备主要还是集中在源头分类投放设施上,终端的分类处置设施进展正在逐步推进。此外,由于前端分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分类后垃圾品质尚不稳定,此时末端处置工艺和设备极容易出现故障。因此,目前和生活垃圾分类而配套开展的末端处置工程运行情况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选预处理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实现了处理设施内的垃圾干湿分离、杂物剔除,分离效果稳定、可靠;分离后的干垃圾热值高,组分均匀稳定,有效提高了协同焚烧时稳定性,确保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目标的实现。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选预处理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包括用于承接厨余垃圾的接料斗,所述接料斗出口端连通用于将厨余垃圾分离成干、湿两大类的干湿分离机,所述干湿分离机出口端依次连通于粉碎制浆机、旋流沉砂器、二相分离机;
二相分离机的废水排料口连通于废水池,废水池的排水口连通于制浆机的进水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废水池的排水口还连通于湿式厌氧罐,湿式厌氧罐的排水口连通于污水处理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相分离机的固体废渣排料口连通于干式厌氧发酵罐,干式厌氧发酵罐的沼渣排料口连通于沼渣脱水机;沼渣脱水机的排水口连通于污水处理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斗与干湿分离机之间连接有粗分选机,粗分选机将厨余垃圾中的杂物分离出来。
更进一步地,所述粗分选机分离出的杂物包括塑料,玻璃和金属。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流沉砂器与二相分离机之间还设有除杂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选预处理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以厨余垃圾干湿分离、湿式预处理为核心工艺,分离后的干垃圾热值高,组分均匀稳定,有效提高了协同焚烧时稳定性,确保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目标的实现;预处理后产生的固体有机废渣,采用干式厌氧工艺转变为沼气、沼渣,实现了无害无目标的实现,提升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选预处理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厨余垃圾经车辆收运后卸料至接料斗,接料斗内的厨余垃圾通过粗分选机,粗分选机将厨余垃圾中的杂物分离出来,分选出的杂物外运处置;
S2:经过粗分选机分选后的厨余垃圾输送至干湿分离机中,厨余垃圾被干湿分离机分离为干、湿两大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7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流量过滤阀组件及过滤阀控制方法
- 下一篇:保湿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