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9199.1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0 | 分类号: | H04W8/00;H04W24/10;H04W76/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网络 节点 分配 d2d 通信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中心网络节点接收各终端上报的发现D2D设备的监测报告,其中,所述各终端至少包括请求方和目标方;获取请求方的业务意图;中心网络节点根据请求方的业务意图和发现D2D设备的监测报告判断是否有可以和请求方建立D2D直连通信的目标方;若有,则给所述请求方和目标方分配相应的信道资源,指派请求方和目标方建立直连通信。本发明方法为请求方终端精准匹配与业务意图相关的目标方终端和可用的信道资源,进而对中心网络节点流量进行卸载,分担中心网络流量业务压力,提高整网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5G D2D(Device-to-Device)终端直通技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通过基站的转发。D2D技术由于本身的短距和直通优势,可以提高无线资源使用效率、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因此在5G的建设中得到的大量的研究,未来D2D技术会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中,提升用户的体验。
D2D终端在发现流程中需要中心网络为D2D发现预留一部分资源专门用于D2D发现信号的发射和检测,且需要通过基站对D2D发现进行公共配置,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将相关配置信息告知中心网络内的所有其他支持D2D发现功能的终端。被发现D2D终端会根据中心网络的公共配置信息随机或有目的的选择时频资源进行发现信号的发射;发现端设备同样根据中心网络配置信息,在D2D发现信号资源池中进行盲检,以此过程来完成D2D的发现过程。另外在传统D2D方案中,终端欲和目标终端进行D2D通信时需要用户选择具体的目标终端完成业务通信,这种方式无法实时根据中心网络负荷压力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流量卸载的目的。
本发明方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一种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及设备,旨在提出中心网络节点如何为请求方终端提供与之业务意图相匹配的目标方终端进行直连通信,以及卸载中心网络流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中心网络节点接收各终端上报的发现D2D设备的监测报告,其中,所述各终端至少包括请求方的ID-1和目标方的ID-2;
获取请求方的业务意图,其中,所述业务意图包括业务请求方的目的地地址;
中心网络节点根据请求方的业务意图和发现D2D设备的监测报告判断是否有可以和请求方建立D2D直连通信的目标方;
若有,则给所述请求方和目标方分配相应的信道资源,指派请求方和目标方建立直连通信。
第一方面提供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中心网络节点是5G基站
第一方面提供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中心网络节点是WiFi热点
第一方面提供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中心网络节点是5GCPE。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请求方向中心网络节点上报发现D2D设备的监测报告,其中,所述监测报告中至少包含了目标方的ID-2;
生成业务请求并发送,以使中心网络节点接收并请求分配该业务;
若中心网络节点分配信道资源,则与信道资源中的目标方建立直连通信。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9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安全可靠的扭腰盘及其使用方法